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018-12-07 11:29:14)想象力是创造力的表现之一,不论是艺术领域或者生活本身,想象都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想象力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只有经过一定引导和培养,才能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挖掘。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都说明,想象力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教育者的重视。与此相适应,新编的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更加注重应用美术知识和提高审美感受。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二、阅读作品,丰富想象
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作品欣赏,它对于丰富孩子想象力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欣赏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指导实践想象创作。欣赏的内容可以是大师的作品,也可以使是同龄儿童的优秀作品,通过投影仪让学生欣赏,激发儿童在形式上追求创新,让他们明白即使是同一画种也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就如线描的表现有着纷繁与简约、粗犷与细腻等差别。欣赏图片体现出来的新异表现形式,用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美术想象创作的更新与发展。选择的作品接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收获,或者大胆指出作品的不足之处,并且结合改临、意临、补画等想象练习。例如:在上《欣赏梵高的作品》一课时我没有介绍梵高的生平,他的代表作和风格,因为这些基本上已是定论的知识。我要求学生在计算机网上去查阅一下就行。我只在课堂上提出了几个可以探究的问题:画中的笔触一条一条的象什么?这些笔触中各种方向的规律变化使你产生怎样的感觉?你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试着描绘一组静物或风景或其它。学生感觉非常有趣,因此讨论热烈,有的运用其方法给自己花了自画像,还有的画了神奇的建筑,风景,总之画面效果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学生在了解大师绘画风格的同时,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另外,在欣赏优秀儿童作品时,要引导儿童追求变化,让他们懂得同样的画面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当孩子们经过一堂课或者更久时间的努力,聚精会神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之后,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鼓励与赞赏。尽管有时候作品不够成熟,但它代表着一颗颗纯真的心,这正是包括美术在内的一切审美艺术最可宝贵的东西。对于拥有美术天赋的学生通过品赏他们美妙的作品,可以激发更多兴趣与想象空间,甚或在这一门艺术中执着地走下去;对于一般的孩子,作品阅读也能够从这些美妙而多彩的画面中汲取养分,在欣赏的过程中自觉地拓展审美领域,提升审美品格。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定智慧的结晶,能够体现创作者的不同个性,充满真善美的作品往往能带给学生美好而温暖的想象。比如《和妈妈在一起》就很能触动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敬爱之情,在小动物的世界里也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和一份暖暖的母爱,这种人性化的比对对于启发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寻求独立的情感自能生出许多有益无害的想象。
三、探求世界,深化想象
“想象只是超出人们真实生活,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创作,有时显得神秘、虚幻甚至荒诞,然而想象和幻想是人类创造活动的集中体现。”所有的想象都必须根植于真实的世界,它是以生活和大自然为基础的。因此,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还必须让他们学会观察世界、探索世界。需要注意的是,想象来源于现实但不局限于现实,想象也不只是现实的简单化、抽象化。比如《游太空》一课,在讲授时可以先设置这样的问题:寒暑假小朋友们经常会去旅游,如果你想到太空里玩一玩,你希望如何上太空呢?是爬梯子,坐飞机还是展翅高飞呢?经过一段时间认真思索后,同学们纷纷用画笔展示了他们丰富而单纯的想象:有的乘飞机直上青天,有的坐热气球游览四周风景不紧不慢的翱翔蓝天,还有的与外星人交上朋友坐UFO一起旅行……当同学们画好画后,老师可以趁热打铁,让他们想象一下上了太空后,我们会看到什么并指导他们用笔描绘出来。在学生聚精会神描画的同时,老师可以教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变形、虚构等,联系现实世界,深化想象。
因此,评价学生绘画作品首先要肯定和鼓励,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它,赞赏其中点点滴滴的创造,不追求画面的完美,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给孩子前进的力量,推进他的创造性活动。例如:在一年级美术课《小雨沙沙》的课堂习作中,我发现一名学生在画面的一片云中画了一颗太阳,当时觉得很奇怪,便问“其他同学在画面中都看不到太阳,你的画面中怎么下着雨还看到太阳?”她自信地说:“不是没有了太阳,而是太阳躲在云里啦!”我非常高兴地表扬了这名学生,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学习她作画时的爱想象的好习惯。事后我想,这难道不是创造吗?对于孩子,教育界的一贯态度是坚持正面引导,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因此,评价应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另一方面,画画本身就是一件有益的事情,除了本身外,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可以发展诸多非智力因素,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等等。因此,画必有得,只是有得此与得彼的差异,有得多与得少的区别而已,从这个角度出发,评价也应是积极的。其次,要寻找发现学生画中独特的想象力,每一幅作品都有作者自己的想象力存在,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应鼓励孩子以说画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作品,共同挖掘作品的独特魅力,例如孩子们的画有内容想象、色彩想象、形象想象,而且联想方式也不同。如在画小鸟时联想到鸟的一家,画鱼时联想到海底世界,还有科学幻想,奇思妙想,如海底怪鱼长出翅膀飞上蓝天,
恐龙复活称霸地球,汽车能上天入地等等。我们应从这些想象入手,抓住点滴不同,给予特别的鼓励和赞叹。我们还要为孩子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从而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