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齐夫拉《1956-1986年录音室录音全集(13)》2021[FLAC+CUE/整轨]

标签:
无损音乐古典音乐钢琴文化乐评 |
分类: 钢琴音乐、键盘音乐 |
专辑名称:The Complete Studio Recordings 1956-1986 cd13
钢琴家:乔治斯·齐夫拉(Georges Cziffra)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
录音时间:1962-1963、巴黎
发行公司:Erato、华纳唱片
唱片版本:德国纸盒版
唱片编号:0190296729249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齐夫拉1962-1963年在巴黎录制的,收录了他演奏的肖邦14首圆舞曲和几首钢琴独奏作品。
肖邦创作的圆舞曲共19首,其中有编号的作品13首,无编号6首。这些圆舞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实际的舞蹈理想化,另一类是借用圆舞曲形式而作成的纯粹的抒情诗。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在属于第二大类的抒情诗式的圆舞曲中,往往可以发现类似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这是由于肖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调的缘故。肖邦的圆舞曲在演奏技巧上相对比较简单,内容也较为通俗易懂,所以为一般人所喜爱。
1、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作品18,这是肖邦圆舞曲中最华丽、轻快的一首,作于1831年,呈献给罗拉·波斯沃德小姐。共5段:第一段降E大调,第二段、第三段降D大调,第四段降G大调,第五段重复第一段。
2、降A大调,作品34-1,作品34的3首作于1838年,此曲呈献给黛克尔小姐。据尼克斯的解说,第一段有回旋的运动感,第二段八分音符开始处,像是衣带随着舞蹈圆圆地掀起,第三段转向宏伟的场面,第四段表现舞会的蛊惑,最后是光辉灿烂的尾声。
3、a小调,作品34-2,这是从华丽、愉悦反面而作的一首阴郁、内向的曲子,此曲呈献给G·戴乌利男爵夫人。低音部是非常徐缓的旋律,移至高音部后转为C大调,有玛祖卡风格,接着是A大调的旋律。
4、F大调,作品34-3,呈献给黛克尔小姐。此曲称为《小猫圆舞曲》,采用回旋的运动,犹如突然跳到键盘上的猫,在那里跳来跳去。在强有力的序奏后,分为4段,最后是尾声。第一段F大调,第二段降B大调,第三段也是降B大调,其中旋律各音有装饰的碎音,由低而高上升,如表现猫的形态。
5、降A大调,作品42,此曲两个要素“舞蹈诗”与实用并存,作于1840年。第一段为主旋律的表达,第二段为疾速的运动,第三段出现新旋律,第四段的新旋律则以小调出现,最后是8小节壮丽的尾声。
6、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作品64-1。作品64的3首作于1846-1847年,是肖邦在世时于1847年出版的最后的圆舞曲。此作因乔治·桑当时养一只小狗,喜欢追逐自己尾巴而团团转,肖邦应乔治·桑要求而作,呈献给德费努彼特卡伯爵夫人。3段体,主旋律以回旋形态出现,中段使用甜美徐缓的旋律,与第一段的速度形成对比。
7、升c小调,作品64-2,呈献给罗斯吉德男爵夫人,节奏近似玛祖卡舞曲。3段体,第一段主旋律含有悲叹的成分,第二段为急速的运动,转为降D大调,但很快又回到忧郁的气氛,反复开头旋律,在焦躁不安中终结。
8、降A大调,作品64-3,与作品64-2的阴郁相比,此曲充满了明朗和喜悦,呈献给布·布拉尼卡伯爵夫人。3段体,第一段旋律由降A大调转降E大调、降b小调、降G大调、C大调;中段由C大调转为G大调、d小调、C大调、f小调、降G大调,再转为降A大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
9、降A大调,作品69-1,作于1835年,呈献给玛丽亚·渥金斯基小姐。时肖邦因疗养而滞留于德累斯顿,爱上渥金斯基伯爵小姐,离别时以这首圆舞曲相赠,故称为《离别圆舞曲》,其中包含着忧郁的回忆。第一段歌唱似的旋律;第二段为玛祖卡舞曲风格;第三段重复第一段旋律;第四段有两个新旋律。
10、d小调,作品69-2,作于1829年。这是肖邦19岁时的作品,因还不熟悉巴黎社交界,曲中弥漫着思乡的情绪。附有中段的回旋曲式,主旋律极为感伤,第二旋律为D大调,转为明朗。
11、降G大调,作品70-1,作品70的3首是以遗作的形式,以《3首圆舞曲》为标题于1855年出版,此曲约作于1835年。3段体,第一段为跳跃似的音型,由降G大调转为降D大调,中段为优雅的旋律。
12、f小调,作品70-2,大约作于1841年。构成为AB两段体;极单纯的形式。
13、降D大调,作品70-3,大约作于1829年,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上曾注明,此曲是为思念初恋情人格拉科斯卡(Gladkouska)而作,中段的第五小节低音部旋律用到了降E音,表示对格拉科斯卡的思恋。3段体,第一段由两个旋律构成,中段也有两个旋律,其中一个为降G大调。
14、e小调,大约作于1829年,3段体,有8小节序奏。第一段由两个旋律构成,中段也是两个旋律,前半为E大调,后半为降E大调,最后为巧妙的尾声。
==========
《降D大调夜曲》作品27第二首,作于1836年。6/8拍,持续的慢板,优美而平衡回旋曲式,是与作品9第二首、作品15第二首同样著名的夜曲,要求要有较高的演奏技巧。全曲由两个主题及其两次再现组成。第一主题柔美而略带伤感,具有夜曲典型的沉思而又抒情的特点。第二主题用平行三度、平行六度等音程装饰,凝练而优雅。第一主题再现时较完整。第二主题再现时虽保持用双音装饰的特点,但变化甚多。忧郁的情调在展开过程中有时变得热情洋溢。
《降D大调摇篮曲》作品57,作于1843年。行板,6/8拍,此曲是肖邦创作的唯一一首摇篮曲,他将这一古老的音乐题材加以艺术加工和提高,使之散发出夺目的光彩和诗意。肖邦把歌唱性的旋律在固定音型的伴奏烘托之下通过华丽的装饰加以变奏,而同时又保持了音乐自始至终宁静安谧的性质。这与其说是一首摇篮曲,不如说更像一首叙述孩子梦中仙境的富于诗意的故事。
《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作品31,作于1837年,献给费斯登西斯丁伯爵之女。此曲没有《第一谐谑曲》的悲剧性冲突,而有一定的幻想性和戏剧性,其中也不乏抒情、歌唱性的优美段落,因此,成为经常被演奏、最受欢迎的一首。舒曼说:“这首谐谑曲热情的性格,使人想起以前肖邦的同类曲子,非常富于魄力,把简单、容易、大胆、可爱、憎恶都熔于一炉,把它比拟为拜伦爵士的一首诗,并非是不恰当的。”作品由急板半音量柔声的第一主题第一乐句开始,封·隆兹认为这是质问。然后是轻快与优美,然后“沉迷于思念、诧异与憧憬”,终结部有力而又热情。
专辑曲目:
01. Chopin / Waltze No.1 in E flat major
Op.18 [0:05:10.71]
02. Chopin / Waltze No.2 in A flat major Op.34
No.1 [0:05:53.15]
03. Chopin / Waltze No.3 in a minor Op.34
No.2 [0:06:06.61]
04. Chopin / Waltze No.4 in F major Op.34
No.3 [0:02:30.34]
05. Chopin / Waltze No.5 in A flat major
Op.42 [0:04:22.43]
06. Chopin / Waltze No.6 in D flat major 'Minute' Op.64
No.1 [0:02:01.50]
07. Chopin / Waltze No.7 in c sharp minor Op.64
No.2 [0:03:45.47]
08. Chopin / Waltze No.8 in A flat major Op.64
No.3 [0:03:33.56]
09. Chopin / Waltze No.9 in A flat major Op.69
No.1 [0:04:53.38]
10. Chopin / Waltze No.10 in b minor Op.69
No.2 [0:04:46.46]
11. Chopin / Waltze No.11 in G flat major Op.70
No.1 [0:02:14.05]
12. Chopin / Waltze No.12 in f minor Op.70
No.2 [0:02:41.61]
13. Chopin / Waltze No.13 in D flat major Op.70
No.3 [0:02:43.46]
14. Chopin / Waltze No.14 in e minor Op.posth.
B.56 [0:03:03.15]
15. Chopin / Nocturne No.8 in D flat major Op.27
No.2 [0:05:39.30]
16. Chopin / Berceuse in D flat major Op.57
[0:04:45.35]
17. Chopin / Scherzo No.2 in b flat minor
Op.31 [0:10: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