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录音】张亮《贝多芬-第二、四交响曲》2018[FLAC+CUE/整轨]

标签:
无损音乐古典音乐交响乐文化乐评 |
分类: 交响乐、室内乐、管弦乐 |
专辑名称:Beethoven Symphony No.2 & 4
演奏乐团:上海爱乐乐团
指挥:张亮
专辑风格:古典音乐、交响乐
录音时间:2018.3.11、2018.4.6、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发行公司: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
唱片版本:现场版
唱片编号:CD20084-2
专辑介绍:
作为首届“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入选者、上海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兼副团长张亮携手乐团,现场灌录了这套全集。唱片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联合出版。这套唱片既是国内凤毛麟角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录音之一,也通过音像制品在贝多芬年让中国与世界发生交集。
“贝多芬通过自己的经历和音乐让人们感受到战胜黑暗,战胜痛苦的坚定信念。这对于当下所有境况特别是对抗疫事业有着极大鼓舞。痛苦的时刻必定短暂,经历痛苦之后一定是更好的升华。唱片就在今年出版是无独有偶的巧合,把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危难与纪念伟大音乐家战胜危难的精神交织在一起。”在张亮看来,在疫情全球蔓延的2020年,出版这样一套纪念全集意义非凡——纪念贝多芬不只是致敬古典音乐先贤,同样也是借由贝多芬音乐里与命运抗争的伟大精神力量,传递到人们心中。
唱片收录了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全部九首交响曲,这九首交响曲被誉为人类音乐文明中的瑰宝,也是每支乐团和指挥家展现技艺,彰显水准的试金石。自录音技术诞生以来,几乎每位卓有成就的指挥家和盛名在外的乐团都录制过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并伴有音像制品出版。有的指挥家为显示其不同阶段的艺术生涯高度,还会多次录制全套交响曲,比如卡拉扬就录制过四套。
此次这套唱片灌录于2018年张亮指挥上海爱乐乐团的演出现场。2017/18乐季,上海爱乐乐团在其常任指挥兼副团长张亮的背谱指挥下完成了全套贝多芬交响曲音乐会系列。此次全集计划横跨5个月,始于2018年3月,收官于7月,分四场音乐会演完整套九部交响曲,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一场,第四第五一场,第六第七一场,第八第九一场。
作为一名青年艺术家,能够有此体量的演出,其不仅得益于乐团对于青年指挥的重点培养,同样离不开上海市委宣传部首创的“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实实在在的资金扶持。作为首届入选者中唯一一位指挥,张亮得到宣传部与乐团特别制定的“一人一策”三年培养计划专属方案,确定了“提高品质素养、提升艺术造诣,积累开发艺术作品,提高创作能力,将其培养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国内知名青年指挥家”的培养目标。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将个人风格打造与乐团风格打造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三年“培养计划”的“收官”项目,致敬贝多芬音乐会对他个人艺术生涯也有这非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张亮海外求学时期,于奥地利三大国立音乐院校之一的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攻读乐队指挥与钢琴双专业。而贝多芬在奥地利维也纳度过了其大半生光阴,维也纳见证、孕育、成就了贝多芬的音乐历程和辉煌杰作。在那里,张亮师从克劳迪奥·阿劳的弟子大卫·莱福里(David
Lively)学习钢琴,跟随尤洛斯·拉霍维克(Uros
Lajovic)学习指挥。而拉霍维克是一代指挥名师施华洛夫斯基的门生,经由施华洛夫斯基体系培养而出的指挥家群星璀璨,包括克劳迪奥·阿巴多、马里斯·杨松斯和祖宾·梅塔等。身为施华洛夫斯基的徒孙,张亮在指挥中融入了自己对以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风格的细微体察,以及贝多芬所传达的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信念。
而这次全集,也被视为其40岁之际指挥生涯的小结,“真正的成熟指挥生涯应该是从40岁开始,指挥完贝多芬全集交响曲是任何指挥职业生涯的里程碑。对我个人而言,这套音乐会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同时考虑到贝多芬对于乐队训练的重要性,今后我还会不断重复演奏贝多芬作品。”
=======================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36,作于1802年。此曲充满着宁静幻想的诗情、歌唱般的情调,具有一种美感,是贝多芬献给挚友李希诺夫斯基公爵的。在这部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贝多芬坚强的意志。音乐里充满了对于幸福的坚决信心。到处是沸腾的生活,所有的忧愁被贝多芬无可抵抗的力量一扫而空。贝多芬在这部作品里告诉人们,他不能够向灾难屈服。他渴望生活,他对一切都充满着美好的希望,他说:“如果人能够生活上千百次,那多么美好啊!”在思想性上《第二交响曲》已经超越了《第一交响曲》,它更富有内涵和哲理,在艺术性上,虽然依然稍稍带有莫扎特、海顿的影子,但属于贝多芬自己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其将思想和旋律的冲突性融为一体,很能体现贝多芬坚韧的个性。
第一乐章,极缓慢的引子。它庄严、明朗,富有色彩。主部为D大调“灿烂的快材’,雄伟壮丽。第一主题由全体茁乐器奏出,表现了一种刚强无畏的精神,似乎以一种疑问的口气在问:“生活的前途怎样?”接着乐队全奏出强有力的答句,表现了奋勇前进的态度。随后一个小结尾,呈示部就结束了。第二部分是展开部,在这里可以听到第一主题的发展和第二主题的变形。再现部中所有的主题再次出现,经过一个较长的结尾,音乐在响亮的和弦中结束。
第二乐章,A大调,奏鸣曲式。这是一个慢板乐章,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的美好幢憬。
第一主题是由弦乐奏出抒情、优美且魅人的曲调,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这是抚慰般平和的旋律。展开部以第一主题为主,艳丽、爽朗。再现部变换了乐器,造成华丽的高潮。这是歌曲般典雅的乐章,洋溢着崇高的感情。
第三乐章,快板的诙谐曲,D大调。诙谐曲大体上继承了小步舞曲的曲式和节奏,但速度却快得多。这是充满愉快嬉谑之情的乐章,由主部和中段构成。诙谐曲主题仅由三个音反复而成,却显得五光十色。中段是民谣般流畅的曲调,最后又回到开头的诙谐曲主题上。
第四乐章,终曲,非常活泼的快板,D大调。它充满愉快的气氛,具有满怀信心、勇往直前的精神。乐章一开始是生气勃勃的第一主题:接着是抒情的第二主题。在这个乐章里,作者创造了一种富于战斗性的力量,告诉人们:“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作品60,完成于1806年的9、10月间。此曲以其优雅、活泼、轻松的气质引人注目,其中充满了微妙的力量平衡。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引子:在比较长的缓慢的引子中,充满着梦幻的、想象的气氛和象是质问一般的语气,由弦乐器在木管乐器的持续音背景上奏出一个下行的沉思乐句,它的速度缓慢,象是在探索衬什么似的,整段引子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前奏曲的先驱:引子和呈示部有机地联结在一起,暗示着即将出现的第一主题。除引子外,整个第一乐章几乎全是欢乐和笑意的表现。第一主题:由于休止符的间隔,主题的动机以分离的形式叠次出现,形成一种奇特的背景,然后更为动人的、生气勃勃的乐句出现了,它的节奏活跃、敏捷,充满着青春的活力。第二主题:由大管、双簧管和长笛相继奏出,纯朴、带有牧歌风味,象是晶莹的露珠,而伴奏部分如同衬托着露水的绿叶。展开部:采用了引子和主题的小引子,象是青春的血液在奔腾跳跃,到处洋溢着生命的欢乐。再现部:比呈示部更有力,定音鼓的出色使用,更增强了效果,把欢乐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这是一段非常杰出的音乐。
第二乐章,抒情性的柔板。它表现了夏天早晨原野一般平静的境界,包含着爱的憧憬和爱的陶醉,也偶尔有着淡淡的忧伤。这个乐章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是乐章的核心。第一主题:平静而高雅,非常富于表情,既有莫扎特那种秀丽委婉,又充满了贝多芬特有的那种深刻情绪。主题前面有一个小节的引子,它的四度音程和跳动的节奏贯串在整个乐章里,象是隐藏在心灵深处的坚定的信念。引子之后,第一小提琴象歌唱似的奏出了主题。第二主题;由单簧管奏主题,弦乐器用带休止符的三连音作伴奏,使这个美丽的旋律蒙上了一层幻想的浪漫色彩。在乐章的最后,定音鼓有一小节的独奏,把这个乐章的结束处理得十分完善。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这个乐章虽然注明为小步舞曲,但速度很快,情绪激动而幽静,很象一首谐谑曲。它不是辩论式的或理性冲突的作品,而是富于诗意的幻想性作品。它的配器象室内乐那样内在,有着浓淡和明暗的显明对比。基本主题有两个乐段。第一乐段;采用了奥地利民间连德勒舞曲的特点,非常激动,在乐章的基本主题中显得格外鲜明。第二乐段:优美而有弹性,弦乐和管乐器交替出现,象青年人直率坦白的心情,使人感到欣慰。中间部分:由管乐器演奏主题,单纯而朴素,但它常常被小提琴的那种从弱音到强音的激烈变化的滑音所打断,很象天真、调皮的俏语。中间部分是很幽静的,它和第一乐章有着感情上的呼应。再现部分:它是整个乐章的再现,最后加入了一个新的结尾,使音乐在响亮的和弦中结束。
第四乐章,不过份的快板。终曲乐章充满喜悦和欢乐的情绪。到处都可听见提琴在跳跃,鼓声在歌唱,它仿佛在对人们说:“青春是多么美好,生活是多么愉快啊!”在结构和配器上都能使这些乐器自由自在地演奏,发挥它们最大的特色,音响非常谐和。第一主题;由弦乐器用急速的十六分音符奏出,体现了无限欢乐和青春的力量。第二主题:由双簧管和长笛相继奏出坦率而纯朴的主题,单簧管的三连音和弦乐的持续音作为伴奏。展开部:有一些不平常的调性布局,出现在全音关系的调性连续,增强了奇妙的色彩并作了充分的发展,弦乐器在这里显得特别有力,好象生命的精力在热烈地舞蹈。再现部:重复了所有的主题。在结尾部分出现了一段短短的有趣的乐句,小提琴和大管的独奏,娓娓而谈,它好象回答了第一乐章的引子所提出的问题,这个结尾快乐地笑着告诉人们:“青春和生命就是这样的!”
专辑曲目:
01.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36 - 1. Adagio molto - Allegro
con brio [0:09:18.05]
02.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36 - 2.
Larghetto [0:10:20.25]
03.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36 - 3. Scherzo, Allegro -
Trio [0:03:45.17]
04.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36 - 4. Allegro
molto [0:06:35.20]
05. Symphony No.4 in B flat major Op.60 - 1. Adagio - Allegro
vivace [0:10:02.69]
06. Symphony No.4 in B flat major Op.60 - 2.
Adagio [0:10:52.42]
07. Symphony No.4 in B flat major Op.60 - 3. Allegro vivace -
Trio, Un poco meno allegro
[0:05:54.67]
08. Symphony No.4 in B flat major Op.60 - 4. Allegro ma non
troppo [0:05: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