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文《蓉少时》翻译

(2018-05-24 21:22:55)
标签:

健康

教育

情感

收藏

文化

分类: 文言经典
古文《习惯说》翻译及习题
原文: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经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  
[1]养晦堂:刘蓉居室名,在湖南湘乡。  
[2]浸(qn侵)淫:逐渐蔓延、扩展。  
[3]中(zhòng众)人:击中、深入于人。  
[4]踬:被东西绊倒。    
 [5]窒:阻碍。  

刘蓉(1816--1873),清代文学家。“蓉”一作“容”。字孟蓉,号霞仙。湖南湘乡人。诸生出身。曾在乡办团练,从曾国藩在江西与太平军作战。同治元年(1862)任四川布政使,同年石达开军入川,奉命赴前敌督战。石大败,自投清营,他将其槛送成都,酷刑处死。次年调升陕西巡抚,督办全陕军务。后为张宗禹所部西捻军所败,革职回家。著有《养晦堂诗文集》、《思耕录疑义》等。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辄起绕室以旋(来回踱步)
B.每履之,足苦踬焉(绊倒、跌倒)
C.父来室中,顾而笑曰(回头看)
D.足之履平地(鞋子)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3.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后 蓉 复 履 其 地 蹶 然 以 惊 如 土 忽 隆 起 者
4.作者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回答。(3分)
 

1.D
2.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
3.后蓉复履其地 /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
4.习性难改,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慎重地对待开头。(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从“培养良好习惯”角度讲即可。
【解析】
1.D项中为“踩”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3.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谈道理即可。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停顿。(停一处)(2分)
蓉 复 履 其 地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俯而读(        )   (2)每履之(      
(3)顾谓童子(         ) (4)地坦然(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习之中人甚矣哉!
(2)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小题4】文中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以小见大,即事寓理,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答案
【小题1】蓉  / 复 履 其 地
【小题1】(1)连词,表修饰 (2)踩、踏 (3)转头看 (4)…的样子
【小题1】(1)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
(2)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小题1】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或要重视学习开始阶段习惯的养成)

译文:  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刘蓉不禁感慨道:“习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