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9-01-15 09:48:51)
标签:
教学设计及反思 |
《乘加
王小霞
教学目标:
1.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3.
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重点:使学生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难点:乘减算式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a.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b.生根据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
c.
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算法.
师:(指算式)这些算式中有连加、连减混合、减法……你们猜这几个算式叫作什么?(乘加乘减)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板书课题)
三、练习体验,实际应用
1.出示“做一做”第一题
师:森林里的动物们开联欢会时,小猴子带来一些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桃子一共用多少个呢?你能列式计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4X3+2=14
3X4+2=14
2.
3.
4.
课堂小结
互评表现。
板书设计
乘加
3 X3+2=11
教学反思:整节课让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然后口算试题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充分牢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回归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设计富有开放性、创造性的题目,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