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2018-01-10 12:11:30)
标签:
教育 |
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一(4) 一(5) 杨灿源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7页。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看图分析信息的能力:根据一幅具体的情境图,能够较为全面地搜集信息,能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而本课时中的问题已经不用学生提出,他们只要结合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可以了,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情境图、搜集正确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中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创设彩笔情境导入课题《一共有多少》。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
二、学习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
生:……
师:为什么呀?
生:……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课件,情境图:图一(教材97页例5插图)
师:同学们仔细看一遍,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老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点拨。
生:①前一排有7个人,后排有8个人。
②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③一共有15人。
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15人呢?
①数出来的,1.2.3.4……15,一共有15人。
②前排7人,后排8人,把前排和后排的人数合起来,就是15人。列出算式:8+7=□人
③男生9人,女生6人,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就是15人,列出算式:9+6=□人。然后算出得数。
④师:大家想一想,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呢?(我们解决了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⑤同学们用了几种方法呀?(3种。)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呢?
生: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这些人分成前排和后排时,可以列出算式:8+7;分成男生和女生两部分时,可以列出算式:9+6,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时让学生明白,当数量多的时候,点数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三、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1.教材97页,做一做,看图列式计算。
①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说一说题意,然后指出两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说题意。
②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8+4=14(只)或7+7=14(只)
③班内交流
然后选出代表说一说题意及解决的什么问题,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是什么,同时比一比看谁说的清楚、合理、正确。
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天鹅?”这幅画中按天鹅的位置分成两部分;左边有7只,右边也有7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列出算式:7+7。还有同学按天鹅的颜色分,白天鹅8只,黑天鹅6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可以列算式:8+6
2.小结: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独立完成练习题,练习二十三的第一题。
四、总结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呀?有什么收获呢?回家后,把你们的收获向爸爸妈妈汇报一下吧。
板书设计:
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一共有多少?
1. 数出来
2. 8+7=15(人)前排7人,后排8人,共有8+7=□人
3. 9+6=15(人)男生9人,女生6人,共有9+6=□人
课后反思:本课时的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练习加法的机会,而且有利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他们初步的数学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