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绘本教学研读和绘本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2020-06-14 16:55:13)3—6岁幼儿绘本教学研读和绘本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如今绘本在幼儿园中已经很普遍了,由于绘本形式似故事书加之绘本教学培训的不足,大部分幼儿园拿到绘本后,多以教师讲故事或投放到去角中,当做自由读物等,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了解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形成,让老师找到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绘本教学;策略。
绘本教学就是教师可以透过许多技巧的运用,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听故事和说故事。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说故事]活动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透过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态度,幼儿会了解到说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此一来,幼儿会变得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故事和融入在故事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同时还可根据绘本教育分析框架,达到不同领域的教育作用。
一、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分析
幼儿园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不同的是老师的教法和孩子的学,而当今社会,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往往把每个领域的教育组织的大量化,孩子不仅不能很好的接受,还显得无趣,包括幼儿园绘本教学,往往有教师会上成了听故事识字背诵,等这些课上下来,孩子不仅不喜欢也没有实质性的学前发展,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多是对绘本教学还很,茫然不知道怎么上?
二、绘本教学的意义、功能
(一)增长认知学习
绘本的内容丰富而影响、启迪意义深远,对阅历不多,经验有限的孩子而言,它犹如百科全书般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
(二)增进语言学习
透过绘本的朗读,孩子从中体会语言之美并丰富词汇,孩子一旦享受绘本的乐趣,必会不断问问题,不断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父母也会以感情洋溢的丰富语言响应无形中促进孩子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提供生活经验
孩子的生活经验大多局限在周遭的家人与朋友关系间,然而绘本的内容多姿多彩,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事物,甚至人性百态。许多无法直接接触的生活体验,透过绘本的媒介,间接的让孩子了解与体会,无形中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
(四)艺术的熏陶
绘本大都具备简浅的文字,调和的色彩和精美的印刷,可以陶冶孩子心性,创造视觉效果的艺术品。绘本这种形式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绘本,不仅是语言的艺术,也是一种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综合体。具有涵养美学,绘本教你发现“艺术”,发觉“艺术”,发扬“艺术”,从而享受“艺术”。
(五)增进阅读乐趣
朗读绘本给孩子听时,将其语言、情感、思想,毫不保留的传递给孩子,孩子无形中体验阅读的兴趣,自然乐于看书,终生与书为友。
(六)培养创造想象的能力
绘本的文字简明而插图细腻,因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自由持并,进而产生学习迁移的效果,奠定日后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
三、绘本教学的步骤
(一)选择好绘本
绘本教学的载体是绘本,只有选择好的绘本才能找到好的教学价值,如今在若大的图书世界中很多为盈利而忽视了这一点,幼儿园本着省钱也会买那价格不高的绘本,老师就将就着用来上课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过现在通讯工具这么发达,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发现好的绘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选择:
1、画面和颜色
画面和颜色也是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喜欢的色彩是鲜明而不紊乱,大块色彩和小块结合,大块色彩最好能凸显出故事角色。故事中的角色要动态夸张,能诱发儿童的好奇心,会自然的运用形象的语言、比喻的手法自编故事内容,有声有色的讲述颜色应是鲜明的布局应是简单完整的。如:故事的讲述形式或采用重复的结构方式、或情节与情节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的读本就便于孩子们阅读和理解。)
2、绘本的文字内容
(1)绘本的文字必须自然的美妙的韵律,朗读明快活泼,朗朗上口且简单短小。
(2)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适当的具有阅读的挑战性,能帮助幼儿扩展理解能力、想象力、思考力。
(3)字与图片的衔接,图文不能分割。
(4)必须具备故事性,而且是随着幼儿的年龄能理解的故事。
3、根据年龄特点
在选择绘本时,我们必须结合年龄阶段的需要,结合《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或班级存在的问题来分析。
(二)绘本教学层次
如今绘本教学在幼儿园中不能有效的实施,原因大多在于老师不知道怎么样去组织绘本教学,往往就浪费掉了会不能给我们带来的良好教育价值,因此幼儿园教师更应该对绘本教学的层次有所认识。
1、绘本研读,深入剖析
精心筛选出绘本后,首先要对绘本进行研读,绘本研读也分读薄、读厚,读薄就是理解绘本的大致内容,如:绘本的基调、画面、文字、亮点。读厚就是我们挖掘出它具体的教育价值有哪些,该怎么去实践梳理出一个教学框架。
2、查阅资料,形成方案
在研读后梳理出框架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出相关的计划、方案。
3、实践方案,开展活动
4、反思实践,开拓创新
(三)绘本集体教学的策略
绘本教学按教学的方式来分主要分为:分段式、主干式、细节式、整体式、综合式。
1、分段式阅读法——有机运用故事情节。
分段式阅读法是将一个绘本分成几个部分,逐步进行教学的方法。绘本通常以较多连续的画面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相对而言有故事的容量比较大,而且不少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每个转折的关键情节都有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这样的绘本就很适合进行分段式的阅读。比如绘本《给天使一对翅膀》为例。将绘本的阅读分为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集体阅读,直到小男孩画了一个天使,而天使不要那种有羽毛的翅膀。第二部分亲子阅读,小男孩为天使画了许多美丽而又新奇的翅膀。第3部分集体阅读天使为了报答小男孩,带着小男孩绕着老胡桃树飞了三圈。最后再完整的阅读故事。
2、主干式阅读法——突出呈现故事的主题。
主干式阅读法指的是在不影响作品主题的前提下,抽出绘本主要的骨架展开的教学方法,在阅读这类绘本时,我们可以尝试在第1次的阅读中可采取先阅读故事的主要情节,简化语言等方式,再进入第二次的深入阅读。例如绘本。《蛤蟆爷爷的秘诀》《神秘的大衣》。
3、细节式阅读法——细致地感受作品精髓
细节式阅读法,指细致的观察绘本中有趣的细节,从而达到感受作品完美意境的方法。虽然每本书的文图构成不同,以图画为主,有的绘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优秀的绘本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心理等的变化,图画也具有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完整。一些图文设计非常巧妙,别具匠心,既能协助突出主题,又能让人忍俊不禁,运用细节式阅读绘本中这些精彩的部分,能让幼儿更细致的感受作品,有时也能以这种方式切入来阅读绘本。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在故事的扉页有一张地图,就是母鸡散步的路线,画面把萝丝家的院子、池塘、草垛、磨房、篱笆和蜂箱完整而连贯地以大页面的方式展现,把故事情节的主线直接拎出来,与地图上“母鸡螺丝去散步”相呼应,作者的考虑是多么的巧妙与甚密。
4、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文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托的关系,这才营造出绘本完美的感觉,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的绘本展开教学,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可以将上述方法进行有机的组合,帮助幼儿读懂绘本,读透绘本,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幼儿绘本是幼儿园的一大教育资源,如何去辨别绘本的优劣,如何去剖析研读绘本,如何去实施绘本教学,还有多数老师很迷茫的问题,只要我们学会如何选择好的绘本,将绘本的价值充分发掘,再用科学的方法教学,一定会发挥它的高效价值的,幼儿学绘本不是单单的识字背诵,其实它有很多的教育教学的价值观,需要我们去发现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去识别,用智慧去解析,用行动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