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无处不在

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散文随笔 |
诗歌无处不在
诗歌的美,在那一字一句里氤氲,其中的智慧更是源远流长。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一个没有诗歌的民族是一个野蛮的民族。
诗是人类的母语,诗和人类的起源一样有着同样漫长的历史。同时,它也随着人类的成长而成长。
诗是人性在语言艺术中的隐喻,是美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字呈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创作诗歌的诗人,便是在完成上帝未竟的事业,通过语言之水洗去尘世的污迹,让人逐步摆脱自身的劣根性,走向完美的人性。在此意义上,诗歌就是衡量人性的一种终极尺度,诗就是让人“活得像个人样”。诗歌的意义就蕴藏于人性。
通过诗歌,可以看到最美好的人性。
如今我们读的很多现代诗发端于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经历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性的现代主义运动和思潮的冲击与启发,是综合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诸类元素以后逐步确定的一种抒情、言志和表意的文体。现代诗通常具有明确的现代意识及直面现实的想象力,讲究作品内在的节律与律动,注重语言的简洁性、鲜活性和流畅感。
现代诗是反映现代人的精神和感情的镜子,她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映现着世界的真相。如果说浪漫主义是诗歌的夜莺时代。那么,自十九世纪后滥觞的现代主义以降,便是诗歌的“乌鸦时代”。置身在一个诗性缺乏的时代,或许最需要的就是诗歌的出现和存在。诗歌的智慧在当代出现了转型,她已不再仅仅以分行的形式出现。而是渗透于小说、电影、电视、建筑、时装设计等各种艺术门类中,有时甚至还以广告词的面貌而出现。
现代诗由文言转为白话不过百年历史,却已经积累了不少堪与评说的成果,同时也毋庸讳言,她迄今还存在着诸多不成熟。但是,这种种的“不证明”恰恰为这个同样伟大的开始从另一侧面给出了确凿的证明。
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现代诗歌进抵繁荣的“唐诗”时代,便必须感谢今天从事现代诗写作的每一位“诗经”作者。
相信并期盼有更多的人为诗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