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真美

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散文随笔 |
贵在真美
有人说,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对美的追求。当然,这个“美”是广义上一切令人赏心悦目的事物的总称。比如美景、美食、美人、舒适的生活、愉快的心情,坚毅、勇敢、伟大、崇高等满满的正能量的事物。它们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既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又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养分。
但令人遗憾的是,“审美过度”的现实似乎扭曲了人类审美的初衷。在“拼颜值”“看脸世界”等煽惑下,在整容等技术支持下,在PS、美图秀秀、美颜等高科技产品的帮助下,人造的美女批量生产,人造美景铺天盖地,就连美食,也必须在出锅后先来一张反复修饰的靓照,获得朋友圈点赞膜拜后才能安心地成为一顿普通的盘中餐。这样的就餐方式不仅容易破坏人际关系,而且会使人们对诚信、真实产生怀疑,使本来的真实变味。
这就是审美过度导致的审美疲劳。就像顿顿享用龙虾鲍鱼,最后必然导致一闻到它们的味道就令人作呕一样,这种暴殄天物的现代模式显然已经让一部分人逐渐丧失了自身的鉴赏能力,失去鉴赏美的兴趣和信心。因为几乎没有什么“美”是真的,一切都可能被加工或复制。因此若听到有人说出“世界是复制品”之类的疯言疯语,或是以“选择故宫这样庄严的场景拍摄不雅的行为艺术”来宣示自己的独特存在,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如果让人类每个生命个体全都生活在虚幻、虚伪、虚拟的世界中,那是对人的天性的反动。
实实在在的事实是,生活中的“丑”远远多过“美”,它才是美的母亲。因此,学会“审丑”,才会懂得“审美”。试想,有多少人天生是美人呢?如果我们不能接受自己样貌上的不完美,永远以修图、美颜甚至整容来满足那可怕的虚荣心,恐怕只能活在虚拟的世界里。相反,努力修炼自己的心智,即使外表略逊,智慧也能弥补。再者,我们生活的世界,从未风平浪静。人人都爱蓝天白云,但那些阴暗的日子,不是靠欺骗或麻痹就能消失的。我们追求社会的一派和谐,但阳光背后的阴影依然黑得浓重而且可怖。有人选择逃避、得过且过,有人甚至选择粉饰太平;有人却选择直面那些丑陋和不堪,深入阴影之中,探寻“真美”。譬如有的文学艺术家为了寻找真实的美,常常排除千难万险深入解剖“丑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挖掘真正的美。那些还原真相的文字或许笔锋犀利,却能直击人们的心灵,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批判”说明关心,“还原”意在求真,直面丑陋的痛心疾首,彰显的是责任担当,从而赢得了社会的赞誉,这便是求真之美。
审美与审丑,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人类的天性倾向于前者,但更真实、更有意义的也许是后者。尽管人们向往香车宝马的物质生活,但大多数人在现实的粗茶淡饭里体会到的才是最长久的温暖。因为最重要的一点:在审丑的真实中,才能发现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