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巨核细胞的“吞噬”现象解说

(2017-09-27 15:54:06)
标签:

病理会诊

健康

医之本

肿瘤病友之家

分类: 医之本微信公众号
摘要: 1.巨核细胞分界膜系统:在幼稚巨核细胞巨核浆内出现一种血小板分界膜系统(DMS)。DMS是一种光面膜系统,它由细胞膜内陷形成。也有人把它看作光面内质网。DMS开始局限于细胞的一个部位,随着细胞成熟,DMS不断增多, ...

巨核细胞分界膜系统

在幼稚巨核细胞巨核浆内出现一种血小板分界膜系统(DMS)。DMS是一种光面膜系统,它由细胞膜内陷形成。也有人把它看作光面内质网。DMS开始局限于细胞的一个部位,随着细胞成熟,DMS不断增多,并扩展到整个细胞浆,最后将形成血小板的胞浆膜。此外,幼稚巨核细胞内有时可见完整的血细胞和血小板。成熟巨核细胞紧靠骨髓血窦壁外,其胞质形成突起(即前血小板)穿过血窦壁进入窦腔,胞质突起脱落下来成为血小板,进入血液。


以上来自《临床血液学检验》陈霁岩,宁嗣宗等主编,第59页。

2 巨核细胞的生理功能

巨核细胞主要功能是产生血小板,然后通过血小板在止血、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癌肿转移以及炎症免疫反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巨核细胞在骨髓细胞中所占比例虽然很小,但它在细胞生成调节和炎症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巨核细胞能合成多种特异性蛋白因子,如血小板第四因子与β-血小板球蛋白,这些因子已被证实能抑制巨核细胞本身以及内皮细胞的生长,参与造血与血管形成的调控,且具有细胞趋化作用,参与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作用等。


巨核细胞也能合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具广泛生物学作用的因子,在细胞生长、核酸代谢、血管形成、骨髓纤维化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巨核细胞还具有摄取功能,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一些α颗粒蛋白,如清蛋白、纤维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凝血因子Ⅴ等可被巨核细胞摄取。巨核细胞还对其他骨髓细胞有趋化作用,使一些细胞黏附在其周围,形成玫瑰团,进而吞噬细胞,这一现象在体外骨髓细胞培养中见到。被巨核细胞吞入的细胞仍保存完整的结构,未观察到被溶酶体融合而成次溶酶体的现象,因此有人认为这是血细胞通过巨核细胞的“游移”现象


以上来自《临床血液学检验》胡建达编著2010年,第96页。《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王振义编著1996年,第22页

以下图片为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患者

http://www.ezhiben.com/source/plugin/csdn123_news/csdn123_showimg.php?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Z4hFC7Tlb6pbfc8zPiahSL0xWcP63b2XdyUibOWWgdTmAhoMtWlRfRia9IibammIX7uMM5hX7nqfpP5lGibzzzsK6gw/0?wx_fmt=jpeg

巨核细胞的“吞噬”现象--假想


1.这种现象很少看见,本病例是急淋化疗后患者,是否与这种疾病或化疗后巨核细胞分泌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如血小板第四因子与β-血小板球蛋白)增加,导致中性粒细胞趋向巨核细胞。

2.“吞噬”的都是粒细胞,是否因为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与病理状态下的趋化作用加强的巨核细胞相互吸引力增强。

3.中性粒细胞趋化到巨核细胞周围后,通过巨核细胞的分界膜系统主动或被动进入巨核细胞胞浆内。


4.进入到巨核细胞内的中性粒细胞结构完整,说明血细胞没有被消化,巨核细胞消化处理粒细胞的功能不存在或甚微。





医之本编辑部

www.ezhiben.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