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数学课评课

(2018-10-07 18:23:22)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6Xdrm4zy7odq2kjAi96

http://s1/large/006Xdrm4zy7odq3BDkLab

        感谢刘萍老师,提供给我思考的和学习的机会。下午再听刘萍的课,虽然没有听完,但小刘老师的用心随处可见,与上午相比,流畅了不少,环节安排更加合理,和学生的互动更加和谐。教材的处理也更进一步!时间仓促,如果打磨时间允许,效果可能会更加突出!把两次课引起我的思考,分享给大家,我们共同探讨:
1、我们在课前是不是可以弄清楚: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
      即在课前一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目标中,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怎样达成?
    
2、一堂好的数学课堂最关键点是什么?
       即组织教学,好的课堂组织,即便是普通的备课,依然能调动孩子的参与热情,怎样紧紧抓住孩子有限的注意力让他们最大限度有更多收获?
    
3、数学课堂备课时,除了读懂教材之外,可能更多的是要读懂孩子?
      即在读懂教材得基础之上,摸清孩子最需要什么?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是什么?怎样选取孩子最喜闻乐见,最乐于接受得方式开展教学?   
     怎样摸清学情?我想到了,先学后教。

4、数学课堂追求的是简约,怎样将知识处理,环节安排,问题设计,更加简单明快,直奔主题,力求抽象问题形象化,难点问题直观化?
    从课堂语言,情境设计,问题设计,环节安排都要反复打磨。
     
     最后,分享一下我近几天的感悟,老师的课堂生命状态直接决定孩子的生命状态,当上完课,老师感到累,孩子的感受一定相同。当上完课老师很兴奋,孩子们一定兴高采烈。

http://s1/large/006Xdrm4zy7odq4zX79c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