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
(2018-07-20 00:34:22)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 |
九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
武安市第十一中学
一、调查目的:
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
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初
中数学开始关注和实践“合作教学”这一课题,“小组合作学习”也在目
前各地的教学中被开始重视和应用。数学课堂中落实小组合作式学习是符
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形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
学理念。但是由于对课题本身的含义不尽明了,或者没有作深刻的探讨,
常常还在一种比较浅的层面上展开,因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很多的
小组合作学习走过场,往往徒有虚表而效果不佳。教师对此困惑也较大。
基于以上原因,特设计本次调查,目的旨在通过调查,分析问题及原因所
在,研究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
力。
二、
本课题的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形式选择我校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分析。
1.你在班里数学学习情况怎么样?
A、优秀
(24人)占20%
C、不太好(30人)占25%
2.你在课前预习功课吗?
A、预习(6人)占5%
C、从不预习(60人)占50%
3.你认为教师课堂上讲多长时间最好?
A、15分钟(12人)占10%
C、随便(78人)占65%
4.你上课的思维状况是什么?
A、积极思维(18人)占15%
C、偶尔思维(12人)占10%
5.你参与课堂的讨论情况如何?
A、积极参与(30人)占25%
C、从不参与(18人)占15%
6.你喜欢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吗?
A、喜欢(36人)占30%
7.在合作学习时你喜欢怎样的课堂分组方式?
A、按照成绩分组(36人)占30%
B、按照座位分组(48人)占40%
C、自己随意组合分组(36人)占30%
8.在合作学习时你对要讨论的问题明确吗?
A、很明确
(54人)占45%
C、不明确(12人)占10%
9.在合作学习时你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吗?
A、每次都有
(30人)占25%
C、几乎没有(12人)占10%
10.在合作学习时你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吗?
A、经常发表(18人)占15%
C、几乎没有(36人)占30%
11.在合作学习时,如果对某个问题有争论你会怎么办?
A、听优秀学生的
(90人)占75%
B、记下别人讨论的结果慢慢想
(18人)占15%
C、不了了之(12人)占10%
12.在合作学习时老师一般做什么?
A、站在一边看 (24人)占20%
B、参与某组的讨论(60人)占50%
13.在合作学习时你的收获大吗?
A、很大(36人
)占30%
C、一般(36人)
占30%
14.你认为什么时候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
A、只要有问题就用(60人)占50%
B、自己完不成任务时用(24人)占20%
C、遇到有价值的问题,但没有现成答案时用(36人)占30%
15.合作学习后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怎么样?
A、很必要(36人)占30%
C、一般(54人)占45%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精确统计后,进行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到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作用认识比较模糊,盲目性比较大,这与教师有很大关系。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4、在大多数课堂里学生无法事先了解到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相关信息,所以小组活动显得盲目和仓促的,造成多数学生在其过程中只是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因而讨论无法深化,从而也失去了对小组活动的兴趣。因此,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真正合作起来。
通过对调查问卷情况的反馈分析,我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4、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我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者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因为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黑板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讲;
四、总结与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教师开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尽可能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准备。自主探索、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的整体状况及特点,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其次是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最后针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要对合作内容有针对性的讨论,丰富讨论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2、科学分组。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组。其次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最后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
3、培养习惯。首先让学生学会大胆表达。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敢说的良好习惯。其次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也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是对发言者的尊重。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4、适时引导。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高涨的学习热情投入于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深入小组,参与其中,善于创设问题的情景,善于启发、巧妙引导学生,灵活的运用教学机智,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的展开。教师还要下组参与学习讨论,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诊断与处理问题,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活”起来。
6、激励评价。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可以小组自评和组与组互评形式,也可以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这样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强化集体荣誉感。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作为教师的我们即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小主人,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
组织、引导好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自己的主导作用,
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为培养和提高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
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