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2018-07-19 23:29:31)

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武安市第十一中学  高广义

新课程使数学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效率,优势互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显然,如何提高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教学中的一个教学片断谈谈我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

一、课例简介 

《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过探究、讨论,体会圆的定义及其性质。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系列活动,充分经历圆的概念,理解圆与直线,点与圆,圆与圆位置关系的条件。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认识圆的重要性,我选择了让学生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学式。

二、教学环节

(一)、小组合作学习---自学探究(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师:大家思考一下圆和圆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生: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有相交、相切、相离。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圆,想不想通过我们的动手实践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想。  

师:动手之前,请大家先看活动要求。  

1利用手中的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较一下圆与圆有什么位置关系。   

2各组组长做好记录,将结果记录到记录单上。  

3动作迅速、分工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用时最短,最先完成。  

师:明白活动要求了吗?(明白了。)下面请小组长拿出桌子上的两个圆,小组活动现在开始!  

学生实践,教师巡视。  

(各组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且都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有的动手,有的记录,小组长边指导小组活动,边等待比较结果,小组活动井然有序。由于各组使用的圆的大小不同,所以完成的时间也不等。)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给出了各小组的得分情况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得分                  3

总结    二组讨论交流不积极的2分,暂时落后。 

(二)、小组交流活动结果。  

1:我们组使用的圆,比较的结果是圆与圆有相交的位置关系。  

2:我们小组得到的是圆与圆有相切的位置关系,其中包括外切和内切。(学生边交流,边展示操作过程。)  

3:我们组得到的结论是圆与圆之间有不相交的位置关系,包括外离和内含两种情况。 (学生展示图形) 

4:我们组对第三组结论有补充,圆与圆还有同心圆的情况,就是它们圆心是同一个点,动手半径不相等的时候,同时给大家示范。

5:将各组回答的情况作了一个总结。

6:把圆与圆的几种情况画到了黑板上。

这一个环节每个小组的合作积极性都非常高,表现非常出色。

各小组得分情况如下: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得分                  3

(三)、基础得分练习-----小组抢答环节

教师给出学生针对性的练习题,由小组抢答并补充,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呢?并举例说明

生:相离、相交、相切、内含、同心圆。

师: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4厘米和6厘米,两个圆的圆心距离是11厘米,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生:相离,并说明原因。

师:展示多媒体的36题。

生:抢答并补充

经过小组激烈的回答得分如下: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得分                   

(四)、小组测试环节

师:给出测试学案。

生:利用15分钟测试

师:给各个小组长评卷,并纠正。

生:交换试卷,由小组长监督评卷。

师:讲评试卷,要求小组的出平均分。

生:交流问题,并质疑解疑。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平均得分    10         10       11

合计得分    21   18   18     21    18    23

优胜组                                   优胜   

三、教学反思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在这一环节中,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合作,学生们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而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而进行合作,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带来的快乐。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仅获得知识,更多的是享受到合作带来的快乐。 

四、我的感想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我们现在正处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阶段,所以我认为,在我们的课堂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当遇到我们的确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时,合作才有必要;当观点可能出现分歧,思路可能有多样时,探讨才有价值。

其次,要把握好合作时机,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产生依赖心理。时时合作、时时探究,也会使人产生厌倦的心理。

第三,优等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后进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教师要多对优等生进行鼓励。

第四,注重老师自身参与。我认为:教师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教师如果能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将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五,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小组的客观、全面的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