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一生创作了不少的女性形象,观其发展与结局,女性的结果带着无法避免的悲剧色彩,这种色彩从一开始人物的出场,小说设定的环境等等就有了暗示。这种与其他作家不同的写作安排,是她作品的一抹不同之处,使其作品带上了异于其他作家的亮色,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这也就是在茫茫书海中能够一眼看出这是张爱玲小说的原因。
隐藏的暗示:
《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开头张爱玲安排的就很是巧妙,“请您寻出家傅的霉绿斑驳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首先,沉香屑是传统香道里面重要的品香材质,沉香屑就是片香的用法,一个小的熏炉,选上好的香灰存着,用的时候把香屑,香片埋在香灰里面,用银叶(云母片)做引导点熏。从这可以看出沉香屑的价值是比较高的,但是沉香屑却是放在霉绿斑驳的铜香炉里面的,好香配好炉,就和好酒配好杯一样的道理。从这里作者就设计了一个小小的人物结局暗示,如果读的时候比较粗糙就有可能错失张爱玲的精心安排。接下来是故事的主人公葛薇龙的出场,不同于《倾城之恋》白流苏这么具有诗意美的名字,是否注意到“薇”字后面紧跟的是“龙”,龙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就会发现葛薇龙和幸运与成功完全沾不上边,并且这个字出现在女孩子的名字里面就会觉得稍显怪异,会先入为主的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霸道和很有自己想法的女生,当然这些与葛薇龙的性格只有一点点沾上边。
葛薇龙的长相描写是“现在这一类粉扑子脸是过了时了”“她对于她那白净的皮肤,原是引以为憾事的,一心想晒黑它……她在南英中学读书,物以稀为贵,倾倒于她白的,大不乏人”葛薇龙虽然是美的,但是她的美是过了时的,“也许她的面部表情稍嫌缺乏,但是,惟其因这呆滞,更加显示那温柔敦厚的古中国情调”这里面,作者也有一个小小的暗示,葛薇龙虽然生活在现代,但是她的脸上带着的是呆滞,是古中国情调,古中国思想对女子的荼毒与摧害,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大家都清楚的是,古中国的思想对一个女子的伤害是从身到心的。俗话说:相由心生,一句流传至今的话语,存在即合理,说明一个人的性格从她的面部表情可以窥视一二。葛薇龙她的自甘堕落与沉沦,身上半点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从这里就做了铺垫。
悲剧色彩:
葛薇龙一开始的性格虽然世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个时候的她还是纯洁的,却在姑妈家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迷失了自己。她一开始找上姑妈的时候,只是想在香港完成自己的学业,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喜欢漂亮的衣服,这样子无可厚非,没有一个女生不喜欢好看的衣服,“她到底不脱孩子气,忍不住锁上了房门,偷偷的一件一件试穿着”这句话的描写,作为一个女性读者,很有共鸣,就像是小的时候偷穿妈妈的高跟鞋的感觉。她明白穿这些衣服和完成学业需要付出的代价,帮姑妈迷惑男人。她虽然纯洁,但是她在姑妈家里,一步步的壮大自己虚荣心和物质欲。
作为一个渴望爱情的女人,她又是极其可怜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篇小说会带上悲剧色彩。她明明就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而自己也有机会离开这个糜烂的城市,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可她却放不下这里的一切,并且最终决定嫁给纨绔子弟乔琪,乔琪曾对她说过“薇龙,我不能答应你结婚。我也不能答应你爱,我只能答应你快乐”,这样的话,若是拥有者清醒头脑的女孩子,便会觉得这是一个渣男,不值得交往和相处,但是葛薇龙还是选择和他在一起,那天之后,他们约好在薇龙的姑妈家见面,薇龙在阳台上等着,那个时候的她,完全就是一个沉浸在恋爱里面的女孩子才会有的样子“梁太太、司徒协、其他一群虎视眈眈的人,随他们爱怎么样就怎样吧,她有一种新的安全,新的力量,新的自由”为了爱情,她充满了力量,她认为乔琪是她新的依靠,为了他,她仿佛已经有一种新生活与新生命的错觉,她站在阳台上,那是上午四点钟左右,为了和乔琪见面,她已经一晚上没有睡好了“她睡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可是身子仿佛坐在高速度的汽车上,夏天的风鼓蓬蓬的在脸颊上拍动。可是那不是风,那是乔琪的吻”这一段的描写,极具少女情怀与热恋时女子的坐立难安。她等了他一夜,最后等到的却是乔琪在与家中的女仆偷情。
自此,她决定回到上海,回到原来的生活,她好不容易打定主意,决定与这光怪陆离的生活说再见,她生病了,她在生病的时候回想到了老家,“在老家生了病,房里不会像这么堆满了朋友送的花,可是在她回忆中比花还美丽的,有一种玻璃球,是父亲书桌上用来镇纸的,家里人给她捏着,冰那火烫的手。扁扁的玻璃球里面嵌着细碎的红的蓝的紫的花,排一出俗气的齐整的图案。那球抓在手里很沉。想起它,便使她想起人生中一切厚实的,靠得住的东西─”一段很朴实的关于过去生活的描写,葛薇龙她累了,虽然香港的生活满足了她的虚荣心和物质欲,但是满足不了内心的孤寂,看到这里,我觉得葛薇龙终于要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可她却放不下这里的一切,并且最终决定嫁给纨绔子弟乔琪,甘心为了“养家”,为了满足乔琪的欲望,去认认真真地向姑母学习做交际花。
“从此以后,薇龙这个人就等于卖了给梁太太和乔琪,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乔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为了这么一段虚无、充满金钱交易的爱情,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她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她出卖自己的身体。薇龙是可怜的,她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并且像上了瘾的毒药般,无法自拔,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最后还是败给了内心的无尽欲望和虚荣。她也是有快乐的时光的“譬如说,除历三十夜她和乔琪两个人单独的到湾仔去看热闹”,她是一个容易满足的女人,这种夫妻两人之间单独的相处时光就能让她付出所有,她的畏缩不安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休息。薇龙看着乔琪为她喜欢的玉石梅花去和小贩讨价还价,内心只有简单的满足,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未来无法想象,只有无边的恐怖,但她一往无前。
她不知道的是,结婚之前,乔琪曾有过犹豫,当时梁太太去劝说他“你要钱的目的原是玩,玩得不痛快,要钱做什么?当然,过了七八年,薇龙的收入想必大为减色。等她不能挣钱养了,你尽可以离婚。在英国的法律上,离婚是相当困难的,唯一合法的理由是犯奸,你要抓到对方的证据,那还不容易”一段充满计算的婚姻,还没开始的时候,就想好怎么榨干对方的利用价值,且想到以后如何将对方踢出门。
这篇小说,最后薇龙讲的几句话让人感触良多。第一句是: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一个对爱情卑微到此的女人,从一开始,两人的地位就不是平等的,葛薇龙对乔琪的爱低到尘土里去,她所作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这种做法,也是愚蠢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断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另一句话就是:怎么没有分别呢?她们是不得已的,我是自愿的。葛薇龙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她与那些当街拉客的女人,唯一不同的就是,葛薇龙自甘堕落与沉沦,是她自己愿意走上这条不归路的。这样的带有浓厚悲剧性的话语,令读者不忍。结局:“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这里结束……薇龙的一炉香,也就快烧完了”这是个没有结局的结局,相信大多数读者也能对葛薇龙最终归宿也能略知一二,就像是她自己说的,她的未来,也是如此——不能想,想起来只有无边的恐怖,她没有天长地久的计划,只在这眼前的琐碎的小东西里,她的萎缩不安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