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方式研究》调查报告
(2020-04-19 11:37:56)《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方式研究》调查报告
子长市秀延初级中学课题组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对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意见和实际需求,设计出符合当前学生要求的教学设计,增加生物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调查对象和过程
三、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1.对于新学的内容,你能很快把它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吗?(
A .都能
学生还不能对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选择基本不能的人居多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缺乏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意识。
2.你发现生活中应用生物知识的机会多吗?
A .多
这一道题回答“多”的学生相当多,说明学生的感受到了生物知识和生活的联系,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3.你能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生物问题吗?
A .每次都能
学生回答“极少”和“基本不能”所占的比例较大,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4. 你喜欢听老师在生物课堂中介绍的一些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吗?
A. 喜欢
这道题回答“喜欢”的学生非常多,可见,学生还是喜欢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5.你认为教学中将生物知识生活化会 (
A. 影响教学进度
学生选择“提高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效益”的居多,由此看出,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还是比较认可。
6.在新课导课时,你愿意让老师以哪种方式导入? (
A. 以教材情景导入
B. 列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提问导入
C.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导入
本题选“C”最多,其次是“B”,从而得出创设生活情景,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7.你认为以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会导致
A. 耽误课堂学习时间
B.影响学生的学习
C.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本题几乎全部的学生选择 “C”项,可见,生活化的教学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8. 你认为学习生活化的内容应选择
A. 有助于提高教学成绩的
B. 能配合教学内容的
C. 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活的
学生选择“B”和“C”项的较多,选择“A”项的很少,可见,学生很注重知识的应用,而不喜欢对基础知识的枯燥记忆。
9.你会经常提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生物学问题吗?
A. 经常
本题选择“偶尔”和“极少”很多,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多创设师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
10.你希望老师课上多组织生活化的活动吗?
A. 希望
绝大多数的学生选“希望”,因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质量。
11.你在活动中使用的生活化素材主要来源于
A. 课外书籍
学生选择“网络”的很多,“日常生活”居中,“课外书籍”较少。可见,动态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应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习惯。
12.你喜欢以怎样的方式让同学了解你在生活中发现的生物知识?
A.
B.
C.
“课堂上一起分享”是选的最多的。可见,生活化的知识不仅要课上交流学习,还需要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探讨,这样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13. 你喜欢老师布置什么类型的作业多些呢? (
A. 书面作业
本题几乎全部选择“课外实践作业”,动手操作还是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14.你认为课外实践作业的主要优点是
A. 可做可不做
B. 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C. 不知道
学生选择“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人较多,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喜欢做的事效果总会是意想不到的。
15.你希望老师评价学习效果应主要注重
A. 解题能力和学习成绩
B. 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
C. 兴趣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
选择“兴趣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的最多,可见从长远发展看,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是能力的提高。
16.如果要实行生活化教学,你需要老师在哪些方面改进(可多选)
A. 教材内容的设计
B.生活化教学资源
本题几乎都选择的是全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设计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内容生活化、模式生活化,还需要搜集大量的生活化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
17.对于生物生活化教学,你认为作为学生需要提高的是(可多选)
A. 相关的理论知识
B.
C. 知识的灵活应用
本题选择后两项的居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的技能和质量。
统计完问卷后,绝大部分学生喜欢生活化的生物教学,因为他们认为这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体验到生物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感悟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而且加深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最终提高了生物学科成绩。
1.课堂教学偏重课本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
2.课堂教学模式死板,活动形式单一,导致学习气氛沉闷,缺乏激情。
3.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不高,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为此,根据此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问题,本人决定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理论学习,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2.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搜集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丰富教材内容。
4.优化教学过程,组织生活化的小组活动。
5.鼓励学生以多种途径搜集生活化的材料,便于学生活动交流。
6.给学生提供师生互动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7.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8.设计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生活化教学设计,形成独居特色的校本课程。
9.生活化教学设计中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10.提升学生生活能力和技能。
总之,通过这次调查收获甚大,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认识和看法,证明了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师在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要求、独具特色的生活化教学设计,形成新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