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引导中班幼儿进行桌面游戏发展创新能力
(2018-05-12 15:43:27)
[摘要]:桌面游戏是游戏中的一种,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各种材料来展现出自己想象的东西和现实生活中的物质等。幼儿要摆弄玩具,使用各种游戏材料进行构造性活动,这些活动容易引起幼儿丰富的联想和幻想,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给幼儿带来创造的乐趣,深受幼儿喜爱,所以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桌面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一、丰富游戏的材料和内容,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
皮亚杰的建构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生于动作,产生于活动中的操作。中班阶段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对中班幼儿来说,摆弄桌面操作材料的过程是一种想象和探索的过程,从中可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可以说,桌面结构游戏容易引起中班幼儿丰富的联想和幻想,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
首先在材料提供方面,吸引幼儿的兴趣,材料内容不能单一。很多幼儿园里喜欢摆放大量的拼插玩具,色彩鲜艳,操作起来简单,幼儿可以随意拼插造型,对幼儿的手部运动有一定的发展,但并不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因为这一类的玩具比较机械化,时间一长玩起来就枯燥乏味,幼儿的兴趣就丧失了。所以在提供材料,老师还是要花很多的心思才行,除了拼插玩具,我们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些操作材料,适时的更新。例如,喂娃娃游戏,利用饮料瓶装饰成娃娃的造型,再做些小点心。幼儿在喂娃娃的同时,增强了对物体的认识,也学会如何去喂的方法。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小游戏,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是很有意思的,因此他们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从被动游戏转变主动游戏。
其次材料提供要合理,引发幼儿之间的纠纷游戏材料的种类偏多但数量不足,就是没有充分考虑中班幼儿的发展需要。老师提供的材料内容多了,孩子们就积极的去玩,但是中班的多数孩子还没有共享的意识,大多都是自私、霸道的独生子女,因此在选择操作材料时容易发生纠纷。教师在提供材料时要合理,进行游戏时也要加强引导与教育,才能让幼儿有序的操作桌面游戏,才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桌面游戏是幼儿每天都要玩的,最好是不断的为幼儿提供不同类型的活动材料,这样可以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的对桌面游戏的兴趣,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的游戏材料从直观上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并为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同时多样的材料也丰富了游戏的内容,从多方面发展了幼儿的能力。
二、有效引导幼儿主动游戏,发展创新能力
在幼儿进行桌面游戏时,光调动幼儿的兴趣远远是不够的,幼儿有了兴趣却没有很好的一个环境,游戏起来比较受限制。这样幼儿在受限制的情况下,无法随心所欲的游戏,就不能开阔思维、大胆的创造。但是现在有些孩子常常仅满足 于接受老师、同伴的意见,呆板的模仿他人,而没有自己独立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勇气和方法。究其原因可能是老师创造的的环境影响了幼儿的游戏能力。所以说在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精神上的压力,才可以以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去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
1.创设一个优化的环境,增强幼儿游戏的动力。
2.组织形式多样,有效的讲评,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般游戏时,老师参与的不多,基本上是幼儿自己探索活动。对于老师新提供的,有些幼儿就不了解操作方法。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参与了,不能直接将方法告诉幼儿,而是一边请幼儿操作,老师一边提示、引导。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探索成功,增强其自信心,也促使他更加自主探索的欲望。还可以请成功的孩子说说自己的见解,跟同伴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和玩法,启发其他幼儿独立去尝试。例如,针对我园的特色活动,我们在提供操作材料时会根据园本特色选择一些。个别孩子还不会什么纸艺活动,我就给他们提供一些彩色的纸,让他们进行玩纸活动。这些孩子拿到纸就开心的撕起来,把纸撕的一条一条的,我问他们撕的什么,他们告诉我说的蔬菜面条,一边的萌萌并没有撕成条,而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和同伴们都不一样。我好奇的问她:你撕的是什么,她很开心的回答我说:这是牛肉,我们要放在一起烧牛肉面吃。由此可见,在没有任何的干扰下,他们自己创造了游戏的内容,所以说只有幼儿自己独立的完成操作活动,才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创造思维。
在每个孩子心里,都想得到老师和同伴们的肯定,不管自己做的好不好,那都是自己独立做出来的。因此当孩子把自己完成的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时,他很渴望老师会表扬,同伴会投来羡慕的眼神。这时老师就要给与肯定,针对他的作品在所有的幼儿面前讲评,让孩子们一起参与讲评,满足孩子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其他孩子也提高了鉴赏能力。教师和同伴的肯定就是给孩子最大的鼓舞,从而促使他更积极的参与活动。
3.适时增添游戏难度,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中班幼儿一开始接触的桌面游戏都是简单的、易操作的,随着认知发展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我们在指导游戏时会有针对性的增添游戏的难度。游戏的难度增加了,幼儿就要想办法克服,当幼儿经过自己努力克服困难完成游戏活动,就可以达到我们要的目的——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三、
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幼儿的思维、想象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但是,不是任何游戏活动都能一下子让孩子们掌握玩法的,有些孩子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很快放弃,这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所以,我们还必须培养孩子们顽强、灵活的品质。有时他们的想法也会超越现实,甚至很荒诞,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横加指责,而是敏锐地捕捉其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有效的引导,使幼儿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大胆想象,主动选择,从而表现出其独创性、特异性。
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游戏是桌面游戏的主要活动,所以教师要给幼儿创新游戏的各种条件。例如在提供新材料、新知识之前,先做个讨论会,让幼儿说说想要玩什么游戏,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操作。还有出现新的游戏,教师不要先告诉幼儿,等幼儿自己选择后并尝试操作了,请他来制定游戏的玩法。因为有时候老师想好的跟孩子玩的时候有出处,所以就请幼儿探索后再决定游戏的玩法,也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权。还有就是在幼儿游戏的时候,改变幼儿的思维,教师适时的参与,比如说,教师故意装玩的没劲,请幼儿帮忙想办法,然后说说还可以怎么玩。这就给幼儿一个创新游戏内容的机会,并且能让幼儿有种自豪感。其实,给幼儿创新游戏的机会和条件有很多,关键是看老师怎么做了,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就能改变每一个幼儿。
孩子在桌面游戏的操作中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从大家的肯定中对自己充满信心,为以后的游戏开启了智慧之门,充分发挥了桌面游戏的教育功能。总之,中班幼儿的思维能力比较幼稚,但其发展潜力却是很大的,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作为教师要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一个能激发他们思考、想象的事物,给幼儿宽松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让幼儿敢于创造、乐于创造,为未来的人才成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2]张力.
羌族风情录[Z]. 四川省刊型第19-003号.
[3]甘庆军.
浅谈我国玩具的自主创新设计[J].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