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一直都是深受孩子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小班幼儿在建构区中只乐于玩一些辅助材料,有的幼儿只满足于拿着几块积木东走西看,或是随意的拼搭,不知道自己还应该干些什么,还有的幼儿只是长期满足于搭某一种作品。而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已经能运用积木搭建出来某些物体的主要特征,游戏的目的性也增强了,但这时出现了幼儿经常重复搭建的现象,常缺乏自信,遇到困难容易退缩……那么该怎样发展幼儿的建构水平呢?下面就结合本人所组织的建构游戏的案例,浅析如下。
案例1:
在建构区“动物乐园”里,炀炀和蔡蔡正在用雪花片拼搭动物。炀炀搭出了一只乌龟,他高兴地向蔡蔡展示,蔡蔡却愁眉苦脸,原来蔡蔡想搭一只鸭子,可是怎么也搭不成。看着蔡蔡手中的乌龟,蔡蔡放弃了原来的想法,转而模仿炀炀搭起了乌龟。
从两个孩子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建构能力是有差异的。炀炀的建构能力较强,并有较强的展示作品、与同伴分享成功喜悦的愿望,而蔡蔡的独立建构能力相对弱一些,但他同样渴望成功,所以他放弃自己的原有想法而去模仿他人。我意识到应该支持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进行自我学习,并获得成功体验。于是,我在材料投放及环境创设方面作了如下调整:
1.投放一些动物图片及图书资料,让孩子积累更多的表象,以便更好地建构。
2.和孩子一起收集相关动物模型并投放在建构区,让独立建构能力较弱的孩子在观察的基础上模仿建构。
3.创设“小小展台”,展示一些比较好的孩子作品,给他们分享、学习的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