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2019-03-07 05:05:05)
标签:

旅游

旅游攻略

山塘街

苏州

石狸猫

分类: 我在旅途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20180213,苏州。。。由北向南,继续走在“七里山塘”长街上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到达位于山塘街上青山桥北侧的“鲍传德庄祠”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字迹模糊的介绍碑。鲍传德庄祠为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时由上海德国西门子洋行买办鲍宗汉创建的义庄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庄祠大门前复原新建了一座二柱单门石牌坊,坊额上镌有“宗仁主义”四个大字,是义庄创建时期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表彰鲍宗汉置田赡族功绩而题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现在的“鲍传德庄祠”已成为某私人改建的“兰园”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鲍传德庄祠的南侧,为砖砌桥栏、石板桥面的“青山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青山桥始建于宋朝,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重修, 桥为石柱,青砖白缝,显得古朴厚重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站在青山桥上的向北回望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青山桥下的河道,为山塘河的支流“青山浜”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走过青山桥,继续南行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到达位于山塘街上绿水桥北侧的“普福禅寺”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不起眼的普福禅寺,却是一个大有来头的场所,它的前身,就是清朝年间著名作家曹雪芹所写《红楼梦》开篇第一回中提到的葫芦庙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以前我曾进“普福禅寺”参拜过,这是占地很小的一座佛寺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普福禅寺”的南侧,坐落着砖砌桥栏、石板桥面的绿水桥,此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清朝年间两度重修,因构建与青山桥相仿,故两桥并称为姊妹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绿水桥下的河道,为山塘河的支流“绿水浜”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绿水桥的南堍竖立着“普福禅寺遗址”介绍碑。“普福禅寺”始建于宋咸淳年,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经红学专家的考证,“十里街”即指山塘街、“仁清巷”即为青山浜,而“葫芦庙”也就是青山浜旁的普福禅寺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绿水桥”南侧“义风园”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义风园”即为埋葬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五位抗暴义士的“五人墓”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简介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以前我进“五人墓”参观时还要买门票,现在已是免费开放了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尚义厅,里边展示的是一些书画作品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一座修补过的老牌坊后侧,即为“义风园”主建筑的享堂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回望老牌坊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享堂内竖立着“义风园”看点之一的“五人之墓”碑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曾被以前中学语文课本收入的《五人墓碑记》堪称大名鼎鼎,这是明朝晚期苏州府太仓(今江苏太仓)籍文学家张溥创作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的一篇颂扬“激于义而死”精神碑文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介绍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享堂后侧,即为明朝年间苏州颜佩韦、马杰、沈杨、杨念如、周文元这五位义士的合葬墓冢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墓冢后侧是一组名为“五人义”的露天雕塑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高风亮节五义士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紧贴“五人墓”的北侧,为江苏昆山籍明万历年间苏州丝织工人抗税斗争首领、曾经自愿为“五人墓”守墓的葛成之墓,其墓碑所刻“有吴葛贤之墓”,为明崇祯年间长洲(今苏州)籍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文震孟所书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两座墓冢后侧的花园南侧坐落着回廊式“义风亭”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亭中为1989年4月竖立的《五人墓葛成墓重修记》碑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花园内的水池后侧,长廊中嵌有长幅线描石刻《山塘胜景图》,因以前曾观赏过,这次从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假山石峰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白公堤石幢”方亭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亭内竖立着1981年苏州文物调查中在甘露律院遗址被重新发现、并于1983年迁移至此的“白公堤石幢”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介绍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白公堤即七里山塘长街,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并监修疏浚山塘河时堆积河泥所筑就,后人为纪念白居易,遂将山塘街称为“白公堤'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白公堤石幢俗称方碑,其造型独特,雕刻精致,内容丰富,撰文、书丹、画像、题诗及捐助修堤者多为当时吴中名士,是一件带有佛教色彩的珍贵明明朝文物,也是记载白公堤(山塘街)历史的重要古迹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白公堤石幢”的苏州“市保”碑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白公堤石幢”北侧,是已被改建为“复社纪念馆”的“义风堂”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义风堂”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别处移迁至此的清朝建筑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复社是由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籍明朝晚期文学家张溥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统一各地文社而成立的党社联盟,其成员多为文人学士,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来挽救当时频临危亡的明朝政府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复社名流之一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复社名流之二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复社风流才子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复社成员,苏州府昆山(今江苏昆山)千灯籍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顾炎武的千古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走竹丛小径一路回出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步出“义风园”,来到其设在山塘街上的旧大门前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门边墙上的“五人墓、葛成墓”介绍牌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旧大门直面的山塘河畔,竖立着“五人墓、葛成墓”的江苏“省保”碑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站立于省保碑旁,远眺山塘河南向的“普济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拉相机长焦,看山塘河中的游船驶过“普济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走在山塘街上,前往普济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途经山塘河畔“水至亭”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烟水亭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来到横跨山塘河的普济桥前,这是苏州市区仅存的一座大型三孔石拱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普济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由当时山塘街上的普济堂药铺捐资兴建而得名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桥拱石上镌刻有“放生官河”、“二善堂”等字样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苏州“市保”碑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普济桥的桥堍边,“蹲守”着山塘街七只石狸猫之三、象征健康的“白公狸”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白公狸”  之名显然与白居易有关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白公狸”旁是一块“白公桥遗址”碑。原白公桥最早架在普济桥东侧的山塘河支流上,专为纪念白居易监修疏浚山塘河而建,后因山塘河支流水道湮没,仅残存历朝历代下来的部分石板桥面,后在1979年时因铺设自来水管道而被拆除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普济桥的雕花石栏板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桥柱上镌刻着“男普善堂董捐修”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普济桥下,西望虎丘方向的山塘河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普济桥下,南望阊门方向的山塘河,  视野里的山塘河尽头,是旧时苏州的风流场所“野芳浜”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阳光下,我的变形身影投身在了普济桥的石台阶上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步下普济桥后一路向南,续走山塘街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走过“报恩禅寺”遗址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敕建”,意为旧时经皇帝批准并由朝廷出资建造的建筑,可见山塘街上的原“报恩禅寺”规格不低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字迹模糊的苏州控制保护建筑碑。“敕建报恩禅寺”位于山塘街728号,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初为清代康熙十三子怡贤亲王祠,俗称“十三阿哥行宫”或“王宫”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过了“敕建报恩禅寺”,见两只狗狗挡门的“知春园”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两只狗狗很温顺,任由我进出“知春园”,其实里边是一幢带绿化庭院的民居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2:白公狸(苏州行游07)
离开“知春园”,南行不远即到“野芳浜”

dysc三出 201903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