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2019-03-06 13:08:34)
标签:

旅游

旅游攻略

苏州

山塘街

石狸猫

分类: 我在旅途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20180213,苏州。。。结束游览虎丘,即去重走“七里山塘”并寻访沿线的七只石雕狸猫,首先踏入虎丘南门外的山塘街一路西行,以前这里是热闹非凡的买卖婚纱一条街,现正在拆迁改建中,所以街上显得非常冷清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当天午饭还没吃,于是进入这家“老山塘饭店”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看看菜单(注:此为2018年2月的价格),也就面条比较对我胃口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点了一碗焖肉加爆鱼、青菜面,22元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做得好的焖肉和爆鱼,永远都是苏式面条的第一、第二浇头,但眼前这碗面实在差劲,浇头乏味、面寡淡,也就填饱肚子而无回味了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离开饭店前的即时定位:下午1点40分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走山塘街,继续西行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整条街上都在拆拆拆,不知过了一年后的现在都变成啥样了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走过山塘街上的一座名为“万点桥”的石梁平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万点桥”下的河道为山塘河的支流环山河”,此河与虎丘风景区内的环山河沟通,也叫西山浜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站立于“万点桥”下的山塘河边,向西远眺即见西山庙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苏州的山塘河起于阊门外渡僧桥,至虎丘山下的西山庙桥止,这是一条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时,在出任苏州刺史的唐朝诗人白居易监修下疏浚的河道,当时用挖出的河泥填堆了一条贴河而建长堤名“白公堤”,因堤长七里,故被称作“七里山塘到虎丘”的“山塘街”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西山庙桥为山塘河西北端的第一桥,因原桥堍有西山庙而得名,建于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初称元庆桥,为花岗岩单孔石拱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来到西山庙桥前,即见桥堍边“蹲”着一只石雕的狸猫。在苏州民间,“七里山塘”唤作“七狸山塘”,因每隔一里就建有一桥并镇守着一只石雕狸猫,相传此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所设,起因是为了防备状如卧龙的山塘河出真龙天子来与朱元璋争夺江山,故将七只石雕的狸猫布置在山塘河沿线,以便永久锁住龙身使其不能动弹,从而力保大明江山的永固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山塘街上的七只石雕狸猫均有名且有象征,自西北往东南,分别为西山庙桥堍象征机遇的“分水狸”、望山桥堍象征缘分的“海涌狸”、普济桥堍象征健康的“白公狸”、彩云桥堍象征幸福的“彩云狸”、星桥堍象征学识的“文星狸”、通贵桥堍象征富贵的“通贵狸”、山塘桥堍象征优雅的“美仁狸”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看看“蹲守”桥堍垃圾堆中的七只石狸猫之一、象征机遇的“分水狸”,因地处山塘街最西端的荒僻之地,“分水狸”也就成为七只石雕狸猫中最为寂寞孤独的一只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把旅行包顶在“分水狸”的脑袋上!原山塘街上的七只石狸猫均为明朝或之前的产物,后毁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大炼石灰,2006年8月,山塘街上重设七只石雕狸猫,其高度都在1.4米左右,重约0.8吨,虽为新货,但造型却是乖巧可爱、萌态十足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传说中的狸猫似狸非狸、似猫非猫,占整个身体三分之二的头部滚圆而夸张,小小的两耳紧贴着脑袋,全身毛发稀疏、五爪锐利、面目特别狰狞,且有锁千斤之巨的功力,经刘伯温施法后便忠于职守地镇在各自的桥头岿然不动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走上“西山庙桥”看桥下的东南向山塘河。民间传说“唐伯虎点秋香”的《三笑》故事中,无锡华鸿山太师夫人的婢女秋香对江南才子唐伯虎的第三笑就发生在眼前这段河道中(第一笑在虎丘云岩禅寺的大雄宝殿、第二笑在虎丘前山的“枕石”)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看“西山庙桥”下的西北向山塘河。相传秋香与华鸿山太师的夫人在虎丘进香后来到山塘河边登船回府,唐伯虎为追秋香,忙雇乘小舟紧随大船不舍,这一追,就追到了华鸿山在无锡的府邸(今无锡的荡口古镇)并卖身为华府二个傻公子的书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步下“西山庙桥”,开走“七里山塘”去往阊门“渡僧桥”。之前我有过二次行走苏州的“七里山塘”长街,其中一次是虎丘走到阊门,一次为阊门走到虎丘,此为第三次,主要就是寻找之前几次游走“七里山塘”时未曾关注过的七只石雕狸猫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西山庙桥”地处虎丘的西北侧,因“七里山塘”长街总体为斜线走向,故前行的这一路为(西)北走向(东)南,即由北向南行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即时定位:下午1点55分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回走,过“万点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一路向南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来到虎丘头山门西侧的“望山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望山桥又名便山桥,初建年月不详,因白居易曾经站在此桥前观望虎丘山而得名,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1977年改为花岗石栏杆的钢筋水泥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望山桥旁“蹲守”着七只石狸猫之二、象征缘分的“海涌狸”。这头石狸猫虽地处热闹的虎丘山门前,却因被挤在一个游船码头的招牌后侧,想受到更多有心人的关注,也是要靠缘分的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走过“望山桥”南侧的虎丘头山门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前行不远,见山塘河上的一座名为“海涌桥”的新造石拱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桥下南向,为通往阊门的山塘河,远端为虎阜路大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贴河而居的枕水人家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桥下的北向山塘河,前方“望山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走过海涌桥,来到山塘河南岸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回望山塘河北岸的枕水人家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返回山塘街,继续南行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走过山塘街845号的苏州“市保”李鸿章祠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关着门的“李鸿章祠”,现为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祠堂的大门直面山塘河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山塘河边竖立着李鸿章祠的苏州“文保”碑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李鸿章祠原为清乾隆年时的蒋氏宅邸“塔影园”,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苏州知府任兆炯购置后改建为奉祀白居易白公的祠,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巡抚恩寿奉敕为李鸿章在此建祠并内设“靖园”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文保”碑外的山塘河对岸,是苏州的虎丘婚纱城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文保”碑旁侧为一座游船码头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回到山塘街,继续南行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走过南北向的山塘街“斟酌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斟酌桥”因春秋时期范蠡与西施曾经在此商议事务而得名,原为木桥,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改为石梁石板平桥,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改建为铁栏石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站立“斟酌桥”堍,远望南向的虎阜路大桥,这是跨山塘河而建的一座城市桥梁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山塘河中的游船驶过虎阜路大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走过“斟酌桥”,其桥下为山塘河的支流环山河”,此河与虎丘风景区内的环山河沟通,也叫东山浜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继续由北向南行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静谧的山塘街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山塘街社区居委会、置业公司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居委会和置业公司所在地场所,是清朝年间的一座义庄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居委会的内通道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置业公司的庭院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再向南行,走过虎阜路大桥的山塘街桥洞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过桥洞后即见苏州山塘河的“中国大运河遗产点”标志牌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山塘街沿线,老宅林立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走过一堵高大的白围墙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白围墙的里边,即为免费开放的“中国南社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我以前来参观过,这次就简单看看了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纪念馆的大门前竖立着三门四柱“泽被东南”石牌坊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纪念馆的前身为祭祀浙江东阳籍明末抗清志士张国维的“张公祠”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1909年11月13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南社”在苏州山塘街上的这座张公祠内成立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纪念馆庭院中的书法家题写“南社”墙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庭院中的“南社”创建人、被誉为“南社三杰”的柳亚子、高旭、陈去病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纪念馆前言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南社三杰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南社三杰”话语录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场景复原:南社源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南社源,即南社成员在此雅集并宣告“南社”成立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南社雅集”屏风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展馆一隅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风雨同舟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共和新生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南社”成员中还有一批戏剧名家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有关“南社”的书籍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南社简史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南社荣耀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南社”成员使用过的实物:柳亚子、郑佩宜的大衣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陈去病的狗皮椅垫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王大觉的印泥盒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毛诗《沁园春·雪》,柳亚子曾为之题跋: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步出纪念馆,进入后花园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后花园内的两块碑石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张公祠堂碑记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后花园内的小溪凉亭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架于小溪上的这座单孔石拱桥堪称迷你,我觉得应该是仿网师园内彩霞池东南角号称全苏州最小的那座三步而过“引静桥”而建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回出“中国南社纪念馆”后贴着山塘河走山塘街,继续一路向南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山塘河对岸出现一座石梁平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拉相机长焦,远观看桥却不见桥铭,其实这座石梁平桥名为“引善桥”

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1:分水狸、海涌狸(苏州行游06)
走七里山塘,继续向南

dysc三出 201903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