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七里山塘6-5桐桥传奇玉蜻蜓,走过荒僻见热闹

标签:
历史遗迹旅游旅游攻略七里山塘苏州 |
分类: 我在旅途 |
20140520,苏州。。。走过七里山塘的半塘,沿着向东延伸的山塘街继续一路步行前往阊门码头
山塘街603号的程氏节孝祠前,立有一间二柱贝程氏节孝坊
现在的程氏节孝祠,已改建为吴中贝氏纪念馆,中国南社研究中心的书画院、资料档案馆也设在此处
桐桥的传奇出名,还在于它是苏州评弹、沪剧、越剧、婺剧等戏曲的经典剧目《玉蜻蜓》故事发生地之一,戏中贵升入庵、桐桥拾子、庵堂认母的情节均在这里展开
《玉蜻蜓》说的是一出传奇故事:苏州巨富申贵升(一般说书为金贵升)娶吏部尚书张国勋之女为妻,婚后感情不和。一日申贵升去虎丘游玩,偶遇法华庵尼姑志贞(一般说书为智贞),二人一见钟情,于是申就留住庵中不思归家直至不幸病死庵中,后志贞为申产下遗腹子取名申时行,但因畏惧人言和庵堂的清规戒律,于是在申时行襁褓中裹上血书和申贵升遗物玉蜻蜓扇坠,让庵里干什活的老佛婆深夜送子归还申府。老佛婆在路上由于受惊误将申时行弃于山塘街桐桥的桥头,此时,豆腐店店主朱小溪恰好路过,拾得孩子后抱回家里抚养。不久豆腐店毁于大火,因生活困苦,朱小溪无奈将孩子卖给苏州离任知府徐上珍,徐因无子女,故视申时行为己出,改名徐元宰。十六年后,徐元宰得中乡试第一名,赴京殿试前,徐上珍将其母志贞所写血书和玉蜻蜓扇坠交给徐元宰,并告诉其身世。徐元宰在血书中读出亲生母亲为法华庵尼姑志贞,遂在赴京途中转道法华庵,凭玉蜻蜓扇坠与亲生母亲相认
桐桥西圩位于山塘街街口的般若庵,现在里边是民居
桐桥心会,花石闲情
“绿水故园”东侧的小巷名为桐桥东圩
和桐桥西圩一样,短短的桐桥东圩另一头也是苏州的北环西路
回到山塘街上继续向东行
街边高耸一座门楼的场所是山塘街552号的山东会馆
山东会馆又称东齐会馆,是由山东胶州、青州、登州等地商人创建,清乾隆年重修,现存大门两旁高墙,通体贴磨细方砖,瓦檐下饰斗拱,饰以花卉纹垫拱板
临水居的大墙面
继续走在山塘街上
山塘街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灯彩传承人汪筱文工作室”。苏州灯彩也就是手工扎彩灯,这个工作室名气很响,经常被媒体报道
山塘街上的陕西会馆
陕西会馆始建于乾隆二十年,原为殿宇楼阁山水园林,现在的会馆门墙是近年新修建的,牌楼门上有精美的磨砖雕刻,檐下饰磨砖斗拱,门楼贴面采用大幅砖雕梅兰竹菊
走山塘街,继续东行
山塘街502号,是不对外开放的影视教育实践基地。图中这间不起眼的木门里边,是一块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苏州亚细亚影视拍摄基地,设计有两幢民国风格的洋楼,并据此打造出一条民国商业街,还一比一制作了一列火车车厢,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仿真火车站景致的影视基地
贴三张网搜图(感谢原始拍摄上传者)
与影视拍摄基地一墙之隔的郁氏家祠(郁家祠堂)
街边闲坐闲聊的老人们
白姆桥的外沿即为山塘河
dysc三出 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