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式太极拳宗师霍梦魁

(2018-04-16 18:15:52)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6WTzqPzy7jJSAsRWS76

武式太极拳宗师霍梦魁
李新方    

武式太极拳宗师霍梦魁,河北清河县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卒于一九六二年,吾师祖也。幼从李亦畬宗师之高徒、姐丈葛显斋宗师学,后经葛师引荐,两赴广平府,受教于李亦畬之弟李启轩宗师。

尝闻太极拳不知其始,而成于清季无疑矣,以太极拳经典与经典太极拳故,集大成而至善者也。太极拳经典,自武禹襄得王宗岳论于舞阳盐店始,成于李亦畬手书太极拳谱而传世也,实众豪杰之慧命,求真谛之所在,通神明之达道,太极拳之所以立也。经典太极拳,太极拳经典之所以形也,即武式太极拳老架,武禹襄祖师创立者也。祖师传其甥李亦畬、李启轩昆仲,与弟子杨班侯。李亦畬传郝为真、葛显斋。

葛显斋,讳福来,显斋其字也,河北清河县人。幼习家传武术,尤精八方捶,时人称之曰:“拳打南北二京,脚踢运河两岸”。慕李亦畬之技,拜师求学,至广平府李家从学六年。后,李亦畬宗师过清河,至葛家相邀,在李家又住两年馀,尽得其秘。返里后,潜心研习,学而化之,并与家传拳械功法融会贯通,常与各拳派高手较技,故其技尤精。葛显斋宗师弟子众多,得传者,有其内弟霍梦魁师祖,弟子顾胤柯等。

师祖与葛显斋宗师虽为郎舅,而年悬殊,故能自幼从学,且资质之高,研习之深,亦非常人可及。耕读之馀,日夕揣摩,乃至牛棚喂牛之隙,灌溉农田待井水充补之间,亦随时演练,是以年十馀已身怀绝技。葛师常携徒外出试技,归来每责徒临阵怯敌。一日师祖侍侧,请随往。与试,果艺高胆大,每战必克。葛师甚奇之,后每出必以相从,有来访者亦命与较,必随手奏效,师祖之技亦与年俱长,渐至大成。

东北沦陷后,师祖应中共地下党员巩天民之请,赴沈阳设场授徒,参加抗日,太极拳由是传入东北。巩,时为奉天志诚银行行长兼总经理,开国大典时,以民主人士代表东三省各界群众,而登天安门城楼,解放后,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辽宁省副省长。

沈阳者,以沈水(浑河)之北名也。春秋时燕国在此手筑城戍边,西汉设秋侯城,辽设沈州,元改沈阳路,明天启五年,努尔哈赤迁都于此,辛亥革命后为奉系军阀首府。故自古民风尚武,多慷慨悲歌之士,时尤空前,且与抗敌斗争紧紧相系。各地武术名流云集,纷纷来此设场,南拳北腿,长拳短打,跤术拳击,应有尽有,惟不识太极拳也。师祖来沈,遍与武界交遊。

师祖体貌侵微,精神内敛,且此拳架高而柔缓,武界初不信其善技击也,而交手后莫不心服口服。彼身高力大,出手如电者,师祖与之接手,视若无物,接之彼即失中,如被轻轻提起,转而即放,跌出虽远,亦不觉丝毫触痛。彼接手后,如觉不妙退,师祖则粘随而至,不见发劲,而彼如脱丸。

若彼亦不肯先行出手,用力绵软者,师祖引之必使出动,粘连不脱,引至身前,松而后放,轻轻掷出,飘然落地。真有招之使来不得不来,挥之使去不得不去之机;形如搏兔之鹰,神似捕鼠之猫之概。在场者莫不叹为观止,而从者如云,诸多武术名家求拜门下。

辛某闻,未之信也。命弟子观,果如是,即持帖请。辛亦武术名家,身高力大而技精,事日军宪兵队,武界多敬远之。是以巩天民等力劝勿往,师祖曰:“吾何惧哉”!即只身往。师祖身高未及其肩,而方接手,即掷辛于肩上而出,跌数丈外,辛拜伏于地,良久不起。复持帖相请者数,师祖不屑与交,辛亦无奈。

解放后,师祖教拳以养生为主,于技击已不肯轻露。虽然,武界名流及各教场拳师,仍多来场观摩。每观师祖行功走架,外收内放,气势腾挪,英武逼人,总不觉技痒欲试,而凡与过手者,莫不心服口服,当即拜师。

有佟醉乞者,身材魁梧,幼习跤术,慕名来访,师祖身高未及其肩。佟曰:“霍老师,练太极拳者也,吾摔跤者也,可与请教乎?”师祖曰:“且来也!”但见师祖接手后,引而即发,接其来势向身后放去,佟背撞板墙,轰然震动,灰尘如雪飘落,佟乃心悦诚服,拜师求学。

又,上世纪五十年代辽宁省摔跤冠军张某,体貌颇亦壮伟,慕名来访,而深为折服,求拜门下,欲学太极拳法引入跤术之中,师祖亦乐教之,然欲求速成,不学走架,用法亦仅得一二。

至若从学养生之术者,其亦多且效也。诸慢性病者,如肺病、胃病、风湿类、消渴、心脑血管病等,习练三五月,莫不效如桴鼓,而后由养生转入技击。市人民医院何盛彬,患胃病、关节炎等多年,久治不效,乃弃医疗之便,从师祖学,宿疾乃愈,遂荐至院中以教医务人员,名老中医王紫封等亦从学,由是而开太极拳医学实证研究之先河,却病之殊效始为医界所共识。

在沈阳,师祖先后设场于大南门外东顺城街,北关火神庙等,教拳讲求走架以体悟拳理,打手以验证拳架,尤重内功修炼而精究理法,于王武李论字字句句皆能口传身授,每打手以示其中精妙,尝曰:“走架时如有人在前,承揽松放均须有意,不可疏忽。技击全在神注气转,以意打人;久之意亦不用,走架打手无不从心所欲”。所传拳械套路体系完备,内涵丰富,理法分明,简洁实用,风格独特,与各地略有不同,并传有内功心法等之秘诀,诚善之善者也,以经典太极拳派独步武林,而功昭日月。师祖弟子众多,长期从学者有祁春生、李永康、陈渭同等。

李永康,山东黄县人,博闻强志,遍观群书,于学无所弗窥,善诗文,工书法,精术学,尤精医道,活人无数。幼习家传武术,年十馀而赴东北,从学霍梦魁宗师,专心致志,尽得其传,今年逾九旬,而习拳未尝有辍一日也,每有心得即书之,故所传拳论秘诀颇多。

愚幼从家父李永康老师学,且有幸得仰师祖威仪,又受教于多位名师,每侍前辈打手谈拳,未尝不慨然而叹观止也!惜乎质钝,数十年来,朝夕于斯,而所得未及前辈之万一,谨为文以志之。《史记》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其是之谓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