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文本中去,与文本共生长——听师傅的谆谆教诲有感胡醇芳
(2022-11-14 20:42:51)
标签:
教育情感文化 |
分类: 荷语组 |
深入文本中去,与文本共生长
——听师傅的谆谆教诲有感
富民县永定中学
当工作室的这枚徽章挂在胸前时,它赋予了我新的责任和使命,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同时更要感激我的师傅(殷蕊琼老师),是她把我们领进了这扇人才济济的门,感受浓浓的教学气息,向教育更深处进。
开班期间,方老师的讲座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学,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教是为了不教,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一劳永逸的,教学不是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文本常读常新,常教常新。我是一个刚入行不久的青年教师,一定要多研读文本,反复咀嚼其中的味道,与文本共生共长,才能让自己在教的这条路上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取得长足的进步。我曾多次听到“文本解读”这个词语,它却成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在我的教学认知里,能照本宣科把语文素养落实了就足够了,压根没功夫去创新课堂,更没有想过去解读文本。经方老师的一番解读,我犹如醍醐灌顶般,一下子明白了“文本解读”是怎么一回事,首先得把完整的文本揉碎,再想法子把它统整起来,最后以全新的方式在学生面前打开,实际上就是走进文本中去,再从文本中走出来。这样的文本思维在以往教学中,常常被我丢弃,但是从今天起,我要将它拾起来,在教学实践中用起来。
在过去几年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按部就班的去教教材,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一支粉笔,几页PPT,就开始了授课,学生收获甚少,我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大概就是不会解读文本,不会创新课堂带来的焦躁与不安。在整片荷塘中,我还是那个埋在淤泥里蓄势待发的小荷,要想露出尖尖角,从今天起,决不允许自己在最需要动脑子的年纪,把教学最本质的东西给搁浅了。所以研读文本,打通文本的筋络,创新教法已迫在眉睫,解读文本必须成为我的看家本领,用教材教必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