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之南普陀寺:一佛南来开别岛 大江东去望慈航

标签:
古寺厦门南普陀寺观音五老峰 |
分类: 古建筑 |
南普陀寺内景色秀美,寺后五峰林立,谓为“五老凌霄”,绿树兀石间,有碧泉、净业洞,大虚亭、兜率陀院、须摩提国、阿兰若处等古迹以及大量的摩崖石刻,其中,藏经阁阁后的悬崖上有巨大的“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国内罕见,书法雄劲,为光绪清光绪乙已年(公元1866年)寺僧振慧和尚所书。
大雄宝殿之后是寺内最有特色的建筑大悲殿。大悲殿是明代惠安王益顺设计的,清初施琅始建,称大悲阁,为南普陀改称之由来。殿顶正中立一葫芦宝塔,塔顶两边雕着龙头。整座建筑,如龙腾空。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各臻其妙。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
附:
佚名
碧澄涛接普陀重,谁令观音驻此峰?
五老嶙峋崖抱树,三隍倚叠雨连虹。
有心恬静尘难静,已证情空钵未空。
正值端阳人思汩,放生池上一时充。
南普陀寺的对联:
进大庙门口前的两根柱子上
分派洛伽开法宇,
隔江太武拱山门。
进大庙门口侧边的两根柱子上
一佛南来天为洛伽开别岛,
大江东去我从浮屿望慈航。
进寺庙后弥勒佛两侧柱子上
入此门先参兜率一古佛,
四大天王边上的多对柱上
我是世尊使护持共法藏,
常在灵鹫山供养法如来。
眼看宝座分明宝相法身。
念一声阿弥陀佛趋入无余涅檠。
张蛟龙口吞来离垢珍珠。
青锋剑利劈开爱锁情枷。
低眉菩萨由来万行齐修。
韦驮菩萨两侧柱子上
好搞外道归调御,
应许将军见太平。
法轮转处现祥云。
大悲殿两侧柱子上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
梵音海潮音胜待世间音。
法堂两侧柱子上
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露电。
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南普陀寺中太虚大师对联
丢丢丢,不须留;
去去去,莫回头。
弃唾何堪取再食,
回头便是祸根由。
大雄宝殿后门:
此地为普照旧基,经通侯而改建;
兹山如洛伽妙境,奉古佛慈尊亮
大雄宝殿正门的对联:
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
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
东侧牌楼对联:
喜瞻佛刹连黉舍,
饱览天风拍海涛
天王殿前的对联:
分派洛伽开法宇,
隔江太武拱山门
云影波光天上下;
涛音松籁水中央。
——佚名题厦门市南普陀寺
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
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
——佚名题厦门市南普陀寺
五老此留形,清净为心皆补坦;
普门无定相,慈悲济物即观音。
——佚名题厦门市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清水亭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水远山长别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