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记录:如何正确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017-12-22 11:10:54)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课题教研记录 |
会议主题 |
课题《幼儿教育中“去小学化”探究》——如何正确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
会议时间 |
2017.12.20 |
||
主持人 |
吕占东 |
记录人 |
李莎 |
会议地点 |
大班教室 |
参会人员 |
大班、中班、小班教师 |
||||
会 议 内 容 |
一、会议议题: 1、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含义; 2、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标及意义; 3、幼儿园如何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幼儿园里的游戏被界定了不同的功能,被肢解到不同的地方,这使得有些地方的游戏与非游戏之间的界线过于分明,而在有些活动的内部明明存在着幼儿游戏的因素,但在成人的眼睛里却不是游戏。 二、教师发言: 1、李老师:游戏是儿童基本活动的形式之一,《幼儿园工作规程》已明确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专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条指导原则,指出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们应把游戏作为主要的活动形 式,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2、董老师: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可以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的技能以及言语能力的不断发展,使儿童的独立性得到提高;游戏也有利于儿童的身体发展,通过玩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使儿童亲近大自然,同时给儿童带来愉快和满足,让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3、张老师: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家长、老师为了让孩 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无奈而执着地进行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幼儿园工作规程》 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因此,我们应把游戏作为主要的活动形式,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游戏就是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得策略,也是保证儿童合法权益的体现,游戏是孩子最基本的活动方式。 4、徐老师:单纯地识字、学加减算术不可能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幼儿教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游戏教学与寓教于乐,坚决摒弃小学化教育倾向,给幼儿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5、赵老师:从游戏目标的确立到内容的选择,再到组织过程及最后的评价,这一系列的全过程中应渗透教育性原则,首先在游戏目的的确定上,应该体现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在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保证游戏内容健康,至少在体、智、美某一方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合目的的教育性;对游戏进行评价时遵循教育性原则,就是要以正面鼓励,表扬,肯定为主,应该多从正面评价游戏,肯定幼儿的进步,增强其自信心。 6、张老师:游戏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首先,确保幼儿每天都有充足的自由游戏时间;其次,创设良好的、反映幼儿兴趣的游戏环境;此外,非游戏活动中注入游戏的因素。 三、总结: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说幼儿园所开展的活动本质上应该是具有游戏的性质。这里尤其强调说明幼儿园追求的是“游戏”的轻松愉悦的成分、游戏性的精神,因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启蒙时期,主要的目的是为萌发幼儿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兴趣,应把这种启蒙教育当作一种愉快的体验,而不是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做。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就是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注重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实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首先,教师要充实并优化一日生活环节;其次,教师要整合并模糊游戏与教学的界限;此外,幼儿教师也要把握尺度,支持幼儿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