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教学反思

(2017-09-27 22:58:36)
标签:

教学反思

分类: 教学反思
 在指导学生看图讲故事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四幅图画,指导学生把第一幅图画讲清楚,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接着观察第二三四幅图画,让学生了解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在整体感知故事之后,引导学生:“在这个故事中,哪个部分是最精彩的?”引导学生把故事的经过讲清楚。在指导故事经过的过程中,先指导学生:“在第二幅图画上,他们都做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动作方面感受图画——一只猴子指着积水,另一只猴子挠着脑袋在想问题,抓住关键词“挠、想”;紧接着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会说些什么呢?”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从动作和语言方面把故事讲得更具体。
在第三幅图画中,重点是两只猴子在做什么,在这个环节中要引导学生找到表示动作的关键词“扶、敲”,在这里继续指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怎么敲?怎么扶?这样的结果怎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会说什么?”有的学生就说到:“皮皮用两只手紧紧地扶着铁钎,毛毛举起铁锤使劲地往下敲,发出了咚咚咚的响声,他对皮皮说:‘这家伙可真重呀!’只见皮皮满头大汗,敲了很多下以后累得筋疲力尽……”
在最后一幅图画的指导中,让学生知道故事的结尾,但两只猴子掉到水里以后,会怎样呢?可以让学生想象他们最后的结果,对图画的内容作合理的补充。
在理解了整个故事之后,让学生结合动脑筋的主题,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它们动脑筋只动了一半,光想着把积水弄到海底,却没有想到积水会往上升,它们看问题只看了一半,我们想问题要全面。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知道了故事情节,也明白了道理,主题得到升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