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2019-03-18 16:23:3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之情。
3.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文章通过正面、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难点: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齐读课题。
(大屏幕出示词语)谁来读读这些词语,看看有什么发现?
险峰、银丝、飘飘悠悠、顶天立地、层层叠叠
精瘦、褪色、瘦削、慈祥、炯炯有神、朗声大笑
【第一行是描写天游峰的词语,第二行是描写扫路人的词语】
过渡:同学们果然都有一双慧眼。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扫路人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二、精读训练。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12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扫路人的句子(或是与扫路人相关的句子),仔细读一读,你从中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在书上空白处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下。
1.交流外貌描写。
出示句1: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出示句2: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这两句话分别描写了老人外貌中的什么?(穿着、容貌)通过作者的描写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朴实、健康、有精神)
能用积累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老人吗?(精神焕发、容光焕发、老当益壮等)
小结:两处外貌描写,寥寥数语,却抓住了扫路人的特点,让我们如见其人。除了老人的外貌描写,作者还抓住了哪些方面来写的?你还找到了哪个相关语句?
2.交流动作描写。
出示:“老人 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
小结:茶热,情更热;茶浓,情更浓,茶香,情更真!“一杯热茶”尽显出老人的热情。
3.交流语言描写。
老师将“我” 和老人的对话组合在一起,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
(1)“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你们觉得老人到底累不累?
(累:天游峰高、险、陡而且台阶多,天天扫当然累。
小结:正是对工作的热爱,让他忘却了疲劳。这样的人生态度就是乐观,正因为他的乐观,所以他才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齐读体会。
(2)“您老有60岁了吧?”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教师引述:老人离不开的是——(雪花泉的水),其实他真正离不开的是——(大自然),他对自己现在的这种生活很满意,所以他还离不开——(自己的生活),我们说老人因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所以感到其乐无穷。
(3)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30年后,老人多大岁数了?你相信老人能活到一百岁吗?
(生交流,师板书:自信、乐观)
4.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
5.“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笑声”能持续这么久吗?一直伴随着作者的其实是什么?
(伴随作者的其实是老人自信、豁达、开朗的精神,这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老人!)
7.老师将“我” 和老人的对话组合在一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下老人的精神品质吧!
【出示对话,分角色朗读。】
6.
(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对老人进行描写。 )
7.既然是写扫路人,为什么作者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天游峰呢?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奇妙之处。
(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交流:
片段一: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片段二: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1)谁能用一个字来说说天游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体会交流板书:高、险、陡
(2)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体会“银丝”“飘飘悠悠”“断掉”这些词语给人的感觉,从而真切体会天游峰的“险”和“陡”,感受比喻句的形象生动。(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从“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等具体的数字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峻。(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从“终于”“好不得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等描写作者和游客们的词语体会天游峰的高与险,感受侧面描写的作用。(指导朗读)
(3)观看插图,加深理解。齐读课文。
(4)为什么“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可不可以把这里的“一级一级”改为“一级级”?省略号里省略的是什么?
(“一级一级”更能表现老人一丝不苟、不辞劳苦、勤勤恳恳,让人敬佩。)
小结写法:作者先总写天游峰是第一险峰,再通过具体的数据、形象的比喻、侧面烘托三种写法来体现天游峰的高与险,这些写作手法在以后的习作中同学们可以多加练习、运用。(板书:侧面烘托)
8.教师针对板书,学生对照板书进行小结: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正面描写向我们多角度地展现一位朴实勤劳、热情好客、豁达开朗的扫路老人,还以天游峰的高、险、陡来侧面衬托老人的自信乐观,使老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9.情感升华总结: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一个貌不惊人的扫路人,因为他热爱生活,自信、乐观、豁达,所以他健康长寿。人生的道路有风有雨,如果我们拥有像老人一样的自信、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相信一切都将美好。
三、作业。
1.摘录课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或段落。
四、阅读推荐。
2.阅读《挑山工》,谈谈你的感受,感兴趣的同学写一篇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扫路人
(外貌 语言 动作)
天游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