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榆臻:郑榆臻:“女童保护”工作,正安在行动!

标签:
女童保护 |
长期以来,性健康教育是禁区,人们羞于谈性,耻于谈性,视性教育为“洪水猛兽”,谈性色变,家庭不讲,学校不教,讳莫如深,导致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的青春期女孩极易受到不法侵害。当前,正安县“女童保护”工作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小学,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延伸到部分幼儿园和初中学校,为孩子们普及防性侵的安全常识,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震慑力量,有效预防了性侵案件的发生。
一是加强“女童保护”师资建设。要求各校为女教师参加女童保护培训、资格考试、授“女童保护”课提供时间保障,创造条件。在职称评聘晋级,三八红旗手、优秀教师评选时优先考虑“女童保护”保护讲师,激发广大女教师参加“女童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目前,全县有女童保护讲师136人,其中幼儿园11人,小学120人,初中5人。
二是增强教师“女童保护”意识。每年初,正安县教育体育局把“女童保护”纳入工作内容,与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督促各校抓好此项工作。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女童保护”公益电影《如果树知道》、央shi13套新闻调查节目《性侵发生之后》《隐蔽的罪恶》纪录片等与儿童防性侵相关的公益视频,让广大教师知道“女童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绷紧儿童防性侵的安全之弦。
三是稳步开展“女童保护”工作。开展儿童防性侵安全知识宣讲,为儿童健康成长构筑起一道安全屏障。老师们通过情景模拟、现场互动游戏等方式,引导儿童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隐私部位,学会分辨和防范性侵害,知道了遇到性侵害时该怎么办,了解了万一遭受性侵后该如何做。要求各校“女童保护”讲师在本校或附近学校每年至少为孩子们授课2节以上。没有“女童保护”讲师的学校就近邀请兄弟学校的讲师授课,实现全县小学“女童保护”课堂全覆盖。从2017年开展“女童保护”工作以来,全县教体系统“女童保护”讲师累计授课1740余节,听课人数82400余人次,其中家长7630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5万余册。
四是“女童保护”延伸到家庭。学校通过家长会、工作群、家访,向学生家长、监护人普及预防性侵的知识,教会他们如何预防儿童性侵害。特别是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儿童,反复开展“女童保护”活动,组织志愿者经常到无女性监护人的留守女童家庭家访,温馨提醒,防患于未然。要求教师在对女童入户家访时,务必查看孩子卧室,询问了解孩子入睡情况,坚决杜绝孩子同爷爷,同监护她的叔叔伯伯等男性同床睡觉的情况。资料表明,很多儿童性侵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就是女孩身边最亲近的人。反复提醒家长或监护人保持高度警惕,防范儿童性侵事件发生。
五是“女童保护”工作延伸到初中。2022年7月,受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简称中国滋根)青春期女童性健康辅导项目落户正安,该项目对正安县的七所初中学校7至9年级女生捐赠青春期女童健康包1个,价值44元。累计捐赠女童健康包5182个,价值22.8万元,增强女生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七所初中学校义务培训97名青春期女童性健康辅导教师,辅导教师返校后为本校的女生开展了《青春期的变化》《你好,我的月经朋友》《青春期的情感》《青春期的情绪》《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性骚扰与性侵害》《早婚早孕问题与危害》《正确认识艾滋病》8个专题的辅导,帮助青春期女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唤起学校、家庭、社会各尽其责,合力为青春期女孩的健康成长创造安全、友好、包容、支持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