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榆臻:和溪镇杉木坪小学开展2022年清明节系列活动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清明节到之际,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小学开展了清明节系列活动。
宣讲清明起源习俗。学校利用课外拓展活动时间,向齐集操场曲膝而坐的孩子们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带领孩子们吟诵诗歌《清明》。

围绕“清明”主题,引导1-2年级学生涂鸦、3-6年级学生制作手抄报,更换教室及走廊作品,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
缅怀先烈追念先祖。组织学生观看革命英雄影片、阅读革命英雄故事书籍,感受革命先烈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与不朽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指导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在网上通过“点蜡烛”“鞠躬”“献花”“寄语”,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祭奠英烈的在天英灵,表达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激励学生珍惜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奋力开创未来。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到自家祖坟前“挂青”祭祖,追思感念先祖的养育之恩,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的品质。
参加农事感悟时节。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雨水多了起来,是农村播种瓜果蔬菜的最佳时节。

学校给孩子们准备好地瓜、豇豆、四季豆等种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班学生走进学校农趣园地,在班级“责任地”里掏窝、丢种、盖土,播下春天的希望,等待种子发芽生长。
各班组织学生走进茶园,采摘春茶,了解茶叶的生长、管护、采摘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家房前屋后辟出小块土地,选择1至2种本土农作物(玉米、黄豆、四季豆、南瓜等),在家长的指导播下种子。每天观察后用文字或绘画描述种子发芽、生长的情况,感悟劳动的苦与乐。
制作享受清明美食。指导学生走出校门,到山坡、田埂上采回青明返校后放入盐水中浸泡一会儿,用水清洗干净后放入锅里焯水。

沥干后用机器打碎,摻入糯米粉混合在一起,用手揉成筋道的面团,再把面团搓成长条,分成小剂子,把红糖包入其中,反复揉搓摊成圆饼,富有地方特色的青团(也叫清明果、清明粑)就制作完成了。

放入蒸饭车蒸熟后,在操场围成一圈的学生就开始品尝自己制作的节日美食,感受劳动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