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了朱静怡老师撰写的《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通读一遍后,对朱静怡老师对“课程”一词的理解非常有感触,因为你有了什么样的课程观,你才会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朱静怡老师非常赞赏杜威的课程观中对经验的强调与重视,即课程是学习经验,课程是儿童在学校的引导下所获得的持续不断的经验组成。朱老师设计的活动链是对这一课程观念最好的支持。在朱老师的课程链中,每天每个活动环节都是有联系的,都从不同的领域,让幼儿通过不同的体验来获得对某一事物的感知理解,而所获得的感知理解又变成接下来活动中的经验。所以要上好朱静怡老师每天的活动,必须对每天的活动进行一个整体的思考才能把每一节课准确的把握。另外,朱静怡老师的活动链还需要很多环境资源的支持。如果活动链中的所涉及的资源没有,要利用现有资源的话,那一天的活动链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另外朱老师在这本书中地对五大领域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详细的著述。朱老师作为一位老教师,书上的一字一句都是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内容、方法非常具有实践性。在艺术领域的的著述中,让我受益颇深,让我明白对于艺术的学习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美术教育的著述中,朱老师分了很多类别,如:美术的活动类型有绘画、手工。绘画中又分为实物画、情节画、装饰画,哪些形式可以示范,哪些不能够示范等,让人受益颇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