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
(2021-01-01 10:30:00)
标签:
情感 |
分类: 似水年华 |
回望2020
2020年,我写文累计172917个字。一年来的酸甜苦辣聚散悲欢,一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几乎都可以从这些文字里找到痕迹。我是个喜欢写作的人,虽然文字功底一般,但把自己的感受与领悟诉诸笔端,就有一种不负岁月亦不负我心的充实感与幸福感,而且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新的感受与领悟涌上心头,那种感觉就更为美妙了。
1月份,我开始细品《水浒》,先后写了《大宋一日游》《称呼的秘密》《打脸的速度》《可怜的女人》和《不要太诡异》,共计12821个字。读名著最大的好处就是你绝不用担心会白白浪费时间,一定是开卷有益的。个人觉得《水浒传》中的阴谋阳谋一点儿都不比《三国演义》中的差,甚至有过之,因为更不容易为人所察觉。1月份继续写“任是数语也动人”系列,先后写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和《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共8923个字。这个系列我从2016年开始写,已经写了五年了。有些诗句其实根本不用去看全篇,仅一句话就可以让我怔在那里,久久回不过神来。比如“雪满长安道”,每次读它,都会心生寒意,比“落叶满长安”更甚。诗歌是浓缩的艺术,诗歌又是文学中的文学,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诗句的言外之意猜测揣摩出来,带读者朋友进入情境,我经常写着写着就把第三人称换为了第一人称,与抒情主人公同喜同悲。
2月份,我开始写“家乡谣”系列,几乎一天一篇,有时甚至一天两篇。我写了《植物》《动物》《捉蚂蚱》《摔四角》《骑车子》《赶庙会》《上夜校》《雨天》《雪天》《收秋》《追剧》《过节》《看病》《小学》《岁月》,共计33572个字,还修改润色了十几年前写的《风筝》《土炕》《哑巴》和《捆儿》。在写这个系列的过程中,我一直是面带微笑心存感恩的。我的家虽然穷,但它给了我所能给的一切。让我成为一个坚强与柔软并重的人。爹娘都很健康,娘的白内障手术很成功,爹的幽门螺杆菌也得到了控制。大姐在家旁边一所辅导学校里任校长助理,二姐在一个工厂做会计,两家都买了车,二姐家还重新装修了房子。新的一年,希望二老,姐姐,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2月份,我还做了阑尾炎手术,这是我这辈子头一回进手术室,我将其写进了《我们都只不过是血肉之躯》中。人生苦短,敬畏生命。珍惜拥有,小心翼翼。这是我这次手术最大的收获。
3月份,因新冠疫情,给学生上网课,同时在学校值班,并给大女儿张朴卿写信。以前的信都是信笔由缰,现在改为了每封信都有主题。2020年,“你好啊,张朴卿!”系列前前后后写了17篇,共26677个字。这个系列我从2017年闺女上四年级时开始写,写了四年了。整个系列已经有20多万字了。在这里我特别想感谢我的女儿,如果不是因为给她写信,我一定不会注意到那么多时尚的东西,虽然我本身也不是个老学究,但为了能与她同频共振,我确实涉猎更广了。还有如果不是因为给她写信,我也不会如此深入地去思考家庭教育的问题。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我要做的不是改造她,而是引导她将自己身上那些多余的东西拿掉,做清爽而更好的自己,就像米开朗琪罗创造大卫那样。“教育是生命的彼此成就”,希望我和张朴卿能证明这句话。3月份继续写《教育生涯随想》系列,先后写了《你不是叛逆,只是不懂事而已》《感谢学生》和《我们永远都做不好我们意识之外的事》,共3820个字。这个系列从2013年就开始写了,已经写了八年。共计63384个字。再写6万多字,就可以考虑结集出版。我虽然还远远够不上走在成为教育家的路上,但确实在思索,在沉淀,在努力提升自己。无论能否出版,对自己的教育生涯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4月份,继续写“课文都是好文章”系列。从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开始,先后鉴赏了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庄子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鲁迅的《社戏》、鲁迅的《藤野先生》、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茹志鹃的《百合花》、铁凝的《香雪》和朱自清的《背影》,共计26455个字。到《背影》写完已经是12月份了。这个系列我从2018年开始写,已写了三年。一共有5万字了。越读这些好文章,就越喜欢。心想,怎么可以写这么好呢?比如一读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就想笑,一读到香雪“顺着车身不停的跑着”就心疼,一读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就热血满腔,一读到“进去吧,里边没人”就心头一暖。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和事都可以与自己的经历相互印证,正因如此,才能收获那样多的感动。经历,真的是一笔财富。
5月份,个人的44万字文学鉴赏专著《踏月空山》出版了,拿到书的那一刻,真的流下了眼泪。这本书写了七年,皆为心血之所聚。5月份继续写“总有那么一首歌”系列,写了《星空下的老房子》《姐姐》《读你》《心云》《你是我的家》《流浪途中爱上你》《西湖》《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拥抱你》《有生之年》《春风十里》《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霓虹甜心》《Song F》《旧城之王》《像我这样的人》《秋意浓》《青春》《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涉及亲情、爱情、青春、怀旧、自我反思等题材,共35935个字。这个系列从2018年开始写,也写了三年了。之前写的基本都已收入了《踏月空山》之中。这个系列我写的介绍词是“有没有那么一首歌,能一下子击中你的心或打湿你的眼呢?相信,总有那么一首的”。我从小到大都喜欢唱歌,2020年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每周最少学会一首新歌,这个目标我没有达成。共学会了40首。分别是李健的《一念一生》《梦一场》《春风十里不如你》,牧云先生的《星空下的老房子》《云水谣》《远山行》,赵雷的《玛丽》《我们的时光》《吉姆餐厅》《南方姑娘》,郑钧的《长安长安》《低空飞行》《哎玛吙》,赵照的《声律启蒙》,张杰、张碧晨的《只要平凡》,鹿先森乐队的《春风十里》,叶圣涛的《还有多少个十年》,王琪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痛仰乐队的《西湖》《愿爱无忧》《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达达乐队的《南方》《Song F》,木马乐队的《旧城之王》《纯洁》,旅行团乐队的《逝去的歌》,马赛克乐队的《霓虹甜心》,毛不易的《像我这样的人》,汪峰的《花火》《河流》,许巍的《九月》,孟梓的《有生之年》,隔壁老樊的《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拥抱你》,叶蓓的《流浪途中爱上你》,齐秦的《狂流》《无声的雨无情的你》,费玉清的《南屏晚钟》,韩磊的《你是我的家》,彝人制造的《姐姐》和joyside乐队的《Dong Dong Dong》。唱歌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可以怡情,可以减压,还可以排毒,因为我唱歌特别投入,常常唱得汗流浃背。而把自己鉴赏过的歌曲唱出来,就更享受了。有些幸福靠感受,有些幸福靠创造。
6月份,我写了一些冷知识的集锦,比如《真的,别惹》《这些冷知识与你有关》《世界真奇妙之动物篇》《世界真奇妙之人类篇》,还有后来12月份写的《世界上对自己最狠的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读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12月份,续写了“快乐的修辞”系列和“水光山色任优游”系列,修辞写的设问,游记写的平遥。设问是问自己为何这么容易被感动,平遥是历史长河之上吹过来又吹过去的风。
这一年还写了不成系列的《雪夜心情》《你在山中》《聚散无凭》《生死无常》《悲欢》《如果没有》和《回望2019》。
2017年写了12万字,2018年15万,2019年20万,2020年17万。说起来,也算是笔耕不辍了。前段时间,学校在汇总和梳理教师的吉尼斯项目,我申请的近三年写作字数最多的老师和近七年做摘抄用本子最多的老师均被认证通过。没有广泛的阅读,是很难有稳定的输出的。读书和写作对我而言,同等重要。
这一年读的最辛苦的是高洪雷先生的《另一半中国史》,受益良多;读的最流畅的是《易中天中华史》,快到可以一天一本。我对历史学著作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是想通过一些往事去近距离触摸中华民族这棵大树的根须。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8月份携家人去了承德避暑山庄和坝上,惊叹于坝上那层层叠叠的树林,9月份去了黄骅港,见证了海上大网捕鱼的全过程。
9月,与学校九大学科的教师代表去内蒙古鄂尔多斯作报告,返程去包头坐飞机前,看到了漫漫黄沙,摇摇晃晃地乘坐了沙漠之舟——骆驼。然后就开始迎接高一新生,再次开始新一轮的与新鲜生命的对话。
这一年,我主编的《衡中家长育人故事》出版了,这是我主编的第一本书。这一年,我以推荐分第一的成绩评上了高级职称。这一年,我练平板支撑从撑不到一分半,到能撑到如今的六分钟。这一年,我成功瘦身九点二斤,当然也就提升了自己的短跑速度。
这一年,因疫情居家,我看了好多好电影。有亲情类的,如《那山那人那狗》《岁月神偷》《神秘巨星》《海蒂和爷爷》《麻雀之歌》《龙猫》《你好像很美味》《佐贺的超级阿嬷》《婚纱》;有励志类的,如《给我翅膀》《驭风男孩》《奇迹男孩》《当幸福来敲门》;有治愈类的,如《菊次郎的夏天》《小森林冬春篇》《小森林夏秋篇》《阳光姐妹淘》,有爱情类的,如《剪刀手爱德华》《情人》《霍乱时期的爱情》《怦然心动》;有史诗类的,如《燃情岁月》《赛德克巴莱》《阿拉伯的劳伦斯》;还有特殊人群类的,如《入殓师》《澄沙之味》等。很多时候,看着看着就会不由自主地润湿了眼眶。在别人的故事里,淌着自己的热泪。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想起旅行团乐队《逝去的歌》中的两句歌词:“穿过云和烟,看大地温暖的浮现。你一语,你一言,是我最眷恋”是啊,是我最眷恋。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边走边写,边走边唱,边走边微笑,边走边思量。没有人知道我有多爱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人和事,就像没有人知道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多少颗,又有哪一颗最像我。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愿新的一年,我可以继续满怀热爱,并满怀期待。
阳光下,就做个孩子,自由肆意;风雨中,就做个大人,理性刚毅。感恩所有与我在阳光下一起奔跑和在风雨中相互扶持的人。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2020和我满怀感恩的一切人和事。谢谢你们!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