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修辞之设问
(2020-12-19 14:30:17)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化 |
我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感动
——谈设问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真心英雄》这句歌词所用的修辞手法就是设问。
设问就是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贺知章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谁能有这么巧的手呢?原来是似剪刀般的二月春风。
柳永问“今宵酒醒何处”,你从哪里醒来,这谁知道呢?他接着说“杨柳岸,晓风残月”。一看到这七个字,心里就产生一种莫名的凄美之感。
贺铸问“试问闲愁都几许”,闲愁而已,能有几许?但他接着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烟草连天,风絮弥漫,梅雨缠绵,一个比一个多,一个比一个浓。
魏巍问“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会很自然想到那些萌萌的形象。但他的回答是“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一下子就让我们严肃庄重起来。
玉兔唱着歌问“是谁,送你来到我身边”,我觉得应该是命运呀。但玉兔给的答案是圆圆的明月、潺潺的山泉、璀璨的星光和明媚的蓝天。这个答案就美多了也多情多了。因为在她眼里,唐僧就是明月、山泉、星光、蓝天般的存在。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今天,我也问一问自己吧。
比较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特别容易被感动的人。
那么,我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感动呢?
也许是因为我还算是一个比较丰富的人吧,丰富的人总是可以看到一个比较丰富的世界。我几乎什么书都读,什么歌都听,什么路都走,什么景都赏。更多的感知这个世界,自然可以收获更多的感动。
我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感动呢?
也许是因为我还算是一个比较细腻的人吧,细腻的人总是可以觉察到一些细微的情节。比如老母亲边自己捶着腰边做饭,比如老父亲刚学会用微信就发了那句再平常不过的“何时回家吃饭”,比如几岁大的小孩子永远不会一直生你的气,你只要说一句对不起,她立刻就会说没关系。
我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感动呢?
也许是因为我还算是一个比较善于换位思考的人吧,善于换位思考的人往往有更强的共情力。比如我知道安保师傅大冬天守在门口,医务人员大年夜守在急诊室,交警同志一年四季吸着马路扬尘,边防战士年年岁岁有家难回。
我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感动呢?
也许是因为我还算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吧,热爱生命的人会努力去理解万物生灵的倔强与不易。比如蜉蝣朝生暮死依然不放弃飞翔,昙花瞬开瞬灭依然不放弃怒放,一些身体有缺陷的人们依然奋力让自己生出翅膀,一些拼命努力却只能过平凡一生的人依然咬牙去拥抱太阳。
我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感动呢?
也许是因为我还算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吧,热爱生活的人会用心去捕捉春夏秋冬的美好与悲戚。春天花开花谢,夏天雨来雨去,秋天月圆月缺,冬天雪落雪融。
我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感动呢?
也许是因为我还算是一个有温度人吧,有温度的人自然会用温暖的眼光打量一切。哪怕迎面是刺骨的寒风,也会觉得那是冬天在证明自己来过;哪怕触目是枯朽的树木,也会觉得那是大地在召唤它们回家。
众生皆苦,多为自渡;众生不甘,生死殊途。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理解,所以动容。
我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感动呢?
也许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么多,却拥有了这么多。
我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感动呢?
也许是因为我知道:我越容易被感动,就越幸福。
为什么那些身患绝症者看到一个热气腾腾的豆腐脑摊子都会感动呢?因为那是他(她)以前往往会忽略掉的平凡,将来很难再拥有的平凡。李斯临刑前对“牵犬东门”的追念和陆机临刑前对“华亭鹤唳”的神往,皆是如此。
我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感动呢?
也许仅仅是因为我明白——每一个有生的日子都无法重来。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