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谣之捉蚂蚱

(2020-02-10 10:49:50)
标签:

情感

分类: 似水年华

家乡谣之捉蚂蚱

家乡谣之捉蚂蚱

小时候特别喜欢捉蚂蚱。为什么喜欢?当然主要是因为好玩儿。在孩子那里,好玩儿始终是最最重要的原因。除非他不是孩子。

那么为什么捉蚂蚱好玩儿呢?因为不好捉。不光是孩子,大人也一样,特别容易得到的东西,一定是不好玩儿的。

捉蚂蚱需要“快准稳”。“快”就是速度,“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手慢的就不要玩儿这种高级的游戏了。“准”就是准头,既要看准了再下手,还能预先判断蚂蚱可能要飞的方向,哪怕下手时它已警觉欲飞,也能迅速将其当头拦截下来,捂在掌下。注意,是捂,不是拍,会拍死的。“稳”是稳住,捂住之后要将捂蚂蚱的手慢慢收拢,同时要将另一只手拦在一旁,以防收拢时蚂蚱从空隙逃脱。捂住的若是个头比较小的蚂蚱,甚至需要趴在地上查看它在手下的动态。最后一手将蚂蚱的后颈捏住,一手用一根狗尾巴草的一端穿过它后颈的空隙,使其顶在“狗尾巴”上。这样既能保证它跑不了,还不会对它造成什么伤害。这才算大功告成。

可以说“快”是基础,“准”是关键,“稳”是保证,三者缺一不可。

这一手功夫我掌握得不错,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常常不一会儿就把一根狗尾巴草穿满了。但即便如此,也偶有失手的时候。

有的时候是预判出了问题,感觉它灰蒙蒙的小眼睛在看前边,可偏偏在我下手的那一刻,它却振翅飞向了左边或右边。每当这种时候我就想:这蚂蚱是不是天生斜眼呀?还有的时候碰到的蚂蚱劲儿特别大,我已经捏住它的后颈了,它居然还能在我的手上猛地一蹬,脱离我钢铁般的手指,逃之夭夭。遇到这类高手,我也只能看着它在半空中翅膀舞成半个绿扇面的身影摇头叹息。但也正因如此,才又激发了我拿下下一只蚂蚱的豪情。

捉蚂蚱,一个人很有趣,几个人也很有趣。

几个小伙伴儿一起逮蚂蚱,大伙儿围追堵截,相互补台,把蚂蚱们赶得东跑西飞,真是不亦乐乎。而且人多了就爱较劲,碰上那些蚂蚱中的高手,也一定要呼哧呼哧跑着再去捉,捉到了就一阵欢呼,捉不到也酣畅淋漓。到了傍晚收工的时候,就拿出各自的狗尾巴草来数看谁逮的多。

一个人捉蚂蚱就感觉一片地里的蚂蚱全属于自己,虽然每次也捉不了太多只。记得有一次我自己到一片坟地里去捉蚂蚱,出奇的顺利,捉了一只又一只,一会儿就捉满了两根狗尾巴草。当时天阴着,没有风,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我一个人,我离开那个地方时觉得又是幸福,又是诡异,又是兴味索然。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何那天的蚂蚱那么好捉。

捉来的蚂蚱主要用来喂鸡,娘说鸡吃了蚂蚱,下的蛋会更好吃。我试过,确实更好吃。至于好吃在何处,却说不上来。当然也可以用来喂人,比如我。蚂蚱可以炸着吃,也可以烧着吃,我一般都是烧着吃,既省油又省事儿。帮娘烧火时把一串蚂蚱填进灶膛就行。味道嘛,非常棒。哪怕烧糊了应该也不比现在街头的烧烤差。

2020.2.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