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是数语也动人之山山黄叶飞

(2019-06-08 13:23:21)
标签:

读书

分类: 任是数语也动人

山山黄叶飞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这首《山中》创作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2),是王勃旅蜀后期二十三岁时的作品。情感真挚深沉,用语简省有力。一扫齐梁诗坛风云月露,辞藻巧艳的弊病。

“长江”这一意象在古诗中既可表示空间的广阔,也可表示时间的绵长。空间广阔更显人身躯之渺小,时间绵长则更衬出人生命之短暂。身躯渺小而生命短暂的人类,在见到长江时往往会有自怜之感。而在王勃的笔下,浩荡长江竟甘心为人所驱使,诗人因滞留其地而倍感苦闷,而长江似也因诗人的苦闷而停滞难行。一个“悲”字似写诗人,又似写“长江”。诗人移情于物,山川风物皆在股掌。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笔力果然健爽非常。

“万里”应为虚指,极写离家之远,归程之长。“念将归”本为漂泊离家游子之常情,但因前面有“万里”二字,思归的念头也只能自生自消。

“高风”一词诗论家有的理解为山中吹来的风,也有的理解为秋风。我倒觉得可以理解为从高天吹来的风。与老杜“风急天高猿啸哀”句相似。吴文英词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本已是深秋,秋风却又偏偏在傍晚袭来。更增添几分萧索凄凉之意。

最后一句“黄叶飞”三字与上句“高风晚”相呼应。不言“落”而曰“飞”,更显秋风之大,秋意之浓。如为“山中黄叶飞”倒也不足为奇。但用一叠词,眼前竟似千山万岭黄叶飘飞,壮阔之至,又凄迷之至。老杜用“无边”来写落木,抽象却写出具体感;子安用“山山”来写黄叶,具体却写出抽象感。各尽其妙,俱臻上乘。

“山山黄叶飞”以景结情,对自然造化之功的慨叹,因有家难回的叹息,都与这片片黄叶一起,随风飞舞,落满大地。

我以为翻过这座黄叶飘飞的山就可以不必这么忧伤,没想到下一座山依然是黄叶飘飞,是啊,这是深秋。哪一座山不是木叶飘零呢?黛玉吟道:“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原来我不懂,现在我懂了。有人说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一只只蝴蝶随风舞动,又随风落下,当真凄美动人。纷飞而落是叶子的宿命,也是蝴蝶的宿命。宿命,也就意味着无可奈何。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自然的规律总是无情,回家的念头让人温暖而又心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