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任优游之北京
(2018-08-19 19:28:08)
标签:
旅游 |
分类: 边走边唱 |
去北京,是自驾游。我带着岳父岳母,两个女儿,以及两个女儿的妈妈,浩浩荡荡出发了。小女儿由孩子的妈妈李老师和姥姥轮换抱着。
去北京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是拜访岳母几十年的闺蜜香梅姨,第二件是游览天云山。
我跟李老师十三年前到北京找工作,住在香梅姨家。姨和姨夫对我们两个小孩子热情款待,照顾有加。让我俩儿身在异地,却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仅凭这一点,我们就无法忘记这一家人。这些年一直想过去看望他们却一直未能成行,这次的感恩之旅,说去就去。
人生,经得起多少等待!
开车三个小时就到了香梅姨家,原来距离如此之近。三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却已是十三年过去。
香梅姨和姨夫精神还是那样矍铄,只是白发多了不少。岳母和香梅姨老姐妹相见,自是说不完的话。两个人本是同村的玩伴,后来各自嫁人,几十年间也没见过几面,但两个人的友情却可以持续这么多年,而且毫不褪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在家里吃的晚饭,姨夫下的厨。十三年前也是如此,我们两个怯生生的孩子,面对的是两位慈爱亲和的长辈。人情的温暖,多么动人。
离开香梅姨家,夜已深沉。香梅姨执意要把我们一大家子送上车。岳母也只能由她。
第二天为了不让香梅姨到酒店看望我们,我们吃罢早饭就出发了。途中李老师给香梅姨发了信息,表达了谢意。香梅姨立刻打过电话来让岳母接听,我听到了电话那头的哭泣声。
三毛说真正的朋友不用每天见面,即使相隔千里,想起时也会在心头泛起温暖。
拥有这样一个朋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驱车两个小时到了李老师表姐家,表姐家的大女儿与我家大女儿年龄相若,她俩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愿她们也能成就这样一段友情。
当天下雨,窝在家里没出去。第二天雨过天晴,我们赶往有北方的张家界之称的天云山。
考虑到上午登山的人比较多,我们上午先是玩赏了一个溶洞,下午才去了天云山。细如羊肠的公路两边是青翠欲滴的树木和绿意盎然的群山。因为前一天下过雨,空气湿度很大。开在这样的路上,真有一种“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之感。地面上常有小水流轻轻地淌过,车子开过去,激起一串串水花。一家人包括懵懵懂懂的小曼卿都幸福地望着这身边的一切。人类是自然之子,只有在大自然中,人类才能收获这种踏踏实实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还未到天云山,我已经感觉足够美好了。
辗辗转转,天云山到了。
停车场里都是哗哗流动的水,很是有趣。蹚着水买完票,逆着水流往山里走,天呐,原来这水是从山上倾泻下来,流到通往山里的公路上,再从公路上流到停车场的。表姐家的一对儿女,我家大女儿张朴卿,小女儿张曼卿都快乐地在这公路上蹚水玩耍。互相泼起水来。几个人的裤子瞬间都湿了。我们几个大人也都挽起裤腿,与这水流亲密接触起来。我第一次见到公路上这般流水,觉得太刺激太享受了。越往上走,水流越大,当然也就越刺激。但是考虑到孩子们会着凉。我们都改为走旁边的木制长廊。我抱着意犹未尽的二闺女往上走,感觉很是走了一段距离才到了检票口,已经一身大汗,气喘吁吁。而登山,才刚刚开始。
一路上李老师和张朴卿抱孩子没多长时间,小曼儿主要是我抱着。那天是小曼儿的生日,我就用这种方式为她庆祝吧。
我们经过了淌着急水的石板桥,看到了一处又一处的小瀑布,我们抚摸了长在大小石缝中的树木,迈过了越来越陡的石阶。我们时不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了多少路,攀登到了怎样的高度。我们时不时抹把汗,喝口水,然后继续前行。
小曼儿一路上都在和李老师的表姐互动。小曼儿喊:“姨。”表姐应:“哎。”小曼儿喊:“喵!”表姐应:“汪汪。”然后小曼儿就会甜甜地笑。小曼儿嗓子出奇的好,大夏天也不怎么爱喝水一路大嗓门着学猫叫,居然嗓子也没哑。几乎整个天云山上都回荡着小曼儿中气十足的“喵喵喵”。估计那会儿耗子也不敢有所行动。只是——表姐的嗓子要漏掉了。
快到玻璃观景台和玻璃桥的时候,我已经累得要放弃了。灌了一肚子的水,还是觉得口渴万分。但既然想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给小曼儿庆祝生日,而且张朴卿走着走着看不到了,也得上去找。所以只能坚持。到了一个分叉口,下来的人说走左边近,但是陡峭。走右边远,但是平坦。我当时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我看了看大家说:“我要走左边。”然后往上抱了抱小曼儿大踏步走向左边。身后的李老师也跟我走向左边,大伙儿也都跟着我俩儿走。我凭着一股劲儿很快就拉大了与其他人包括李老师的距离,可是当我走过一个拐角,抬头望去,看到了长长的几乎是直角的让人有些崩溃的铁台阶。我想:我是不是有些托大了?
我怀里的小曼儿已经睡着了。我深吸了一口气,一手抱着小曼儿,一手扶着扶手,奋力往上攀登。汗珠一滴滴流下来,迷糊了我的眼睛,流进了我的嘴里。我一边爬一边大声喊“卿卿!卿卿!”快到顶端时我回头望去,李老师刚刚到达铁台阶下,其他人还不见踪影。她抬头看到我已快爬到顶端,大喊:“天呐,你怎么爬上去了?抱紧小曼儿呀!”我笑着冲她说:“放心吧,小曼儿好着呢。”最后几阶爬上去,终于到了一处平地,我一屁股坐倒,感觉两条腿都不像自己的了。我大声地一遍遍喊着“卿卿”,好久都站不起来。过了一会儿,听到李老师在喊:“卿卿找到了,她走的快,从分岔路口的右边上去,然后又下来找咱们来了。”而那时候,我的喉咙就要喊哑了。我抱着二闺女慢慢站起来,回头,看到大闺女张朴卿已经快来到我的身边。
等着大伙儿都从铁台阶上来后,玻璃观景台和玻璃桥也就到了。我的两条腿也都恢复了力量。我们踏上了山边的玻璃观景台。除了李老师不敢往下看,我们几个都兴奋得很。观景台有几块玻璃能映出天上的白云。大部分玻璃能透视下面的深谷。身处这样的玻璃之上,颇有“凭虚御风”之感。从观景台上下来,穿过玻璃桥,就可以下山了。在下山之前,小曼儿醒了过来,正好错过了无比艰难的铁台阶和无比刺激的玻璃桥。不过小曼儿不遗憾,她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找她姨,然后大喊:“喵!”
下山轻快得很,半个小时左右我就抱着小曼儿走到了停车场。过了几分钟,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地下来了。我们又集合在淌着水流的停车场。
如果没有前一天的雨,这山里的水一定不会这么多。树木不会这么漂亮,台阶也不会这么有难度。凡事皆有因果,幸不幸福全靠自己去把握。
卿卿,你以后别乱跑了行么?小曼儿,老爸为你这样庆祝生日,你快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