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西方短篇小说三大家

(2018-04-09 07:52:57)
标签:

读书

分类: 文学鉴赏

天真孩童 给力爸爸

——读莫泊桑《西蒙的爸爸》

小孩子之间的小争小斗本无可厚非,但对西蒙来讲,却是无法承受的打击。看小西蒙因为伙伴们嘲笑自己没有爸爸而伤心地一个人撒腿朝田野里奔去,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对这可怜的孩子生出无限的同情。

当小西蒙要自杀的时候,铁匠菲利普出现了。“粗壮的声音”,“沉重的手”,这是妈妈从未带给西蒙的感受。西蒙觉得爸爸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于是他决定让这个人做自己的爸爸。

从想自杀到请求菲利普做自己的爸爸,这个可怜又可爱的小男孩多么让人怜惜。

当西蒙说自己因为没有爸爸而挨打的时候,文中写道:“年轻的女人双颊烧得通红,痛苦得浑身发抖;她紧紧抱住自己的孩子,眼泪扑簌簌往下淌。”

作品中并没有用大量笔墨来写西蒙的母亲布朗肖女士,但是莫泊桑用寥寥数语就把一个善良淳朴、自卑自尊、舐犊情深的女性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大师就是大师啊。

菲利普起初也想占西蒙母亲的便宜,但他先是被对方感动,后来逐渐由衷地喜欢上了对方。这说明菲列普是个本质不错的小伙子,也从侧面说明了布朗肖女士的人品。

当菲利普迟疑不决的时候,几个人的话打消了他的所有顾虑。书中写道:

菲利普的铁锤声也盖住了其余人的锤声,他一秒钟也不停地捶下去,把人的耳朵都给震聋了。他站在四溅的火星中,眼睛里闪着光芒,热情地打着铁。

从菲利普用力地捶打中能看出,他已经做出了决定。而他眼中的光芒,就是他已经看到的新生活的曙光。果然,晚上他就去了西蒙家里。

布朗肖女士怕别人说闲话。但勇敢的菲利普用一句话堵住了西蒙妈妈的嘴。

只要您愿意做我的妻子,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西蒙和布朗肖女士这对孤儿寡母来说,这种再直接不过的求婚方式是多么给力呀。好样的,菲列普!

他突然被他的朋友抱起来。他的朋友用一双巨人般的胳膊举着他,大声对他说:“你可以告诉你的同学们,你的爸爸是铁匠菲列普·雷米,谁要是再欺侮你,他就要拧谁的耳朵。”

西蒙有爸爸了,而且是这样一个有力气的爸爸。读者可以欣慰地笑了。

世界上不乏冰冷的角落,但几个人挤在一起就可以相互取暖。只要我们伸出一只手,有另一只手能把它握住,我们就不孤独。

可爱的西蒙,可爱的布朗肖女士,可爱的菲利普,愿你们幸福。

无人安慰

——读契诃夫《苦恼》

苦恼,刚淡忘了不久,现在又回来了,更为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焦灼而痛苦地打量大街两边川流不息的人群:难道在那成千上万的人当中,连一个愿意听他讲话的人都找不到吗?

读《苦恼》的时候,我想到了祥林嫂。姚纳和祥林嫂。一个是儿子的死人们根本就不愿意去听,一个是儿子的死人们由听得带劲到最后一听就烦。

每个人都有苦恼,幸运的人能够把心中的苦恼告诉朋友,不幸的人只能对天说,对地说,对马说,对自己说。

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哪里有话语权呢?

姚纳被训斥,被嘲笑。他痛彻骨髓的悲伤与他人无关。而这种无人理睬的现实更使主人公姚纳陷入深深的苦恼中。

当一个人连肚子里的苦水都没有地方倒的时候,当一个人连眼里的泪水都没有人在乎的时候,这只能自己品尝的苦水和泪水是多么的苦,又是多么的咸啊。

姚纳喂马的时候,小母马闻着主人的手,这一点儿温度让姚纳再也无法克制心头倾诉的欲望,他被这一丁点儿温度打动了,于是他把心里话都对那匹小母马说了。

最后,是一头牲畜给了姚纳安慰,人啊,你们去了哪里?

   无人安慰,人世间还有比这更大的痛苦吗?

婚姻就是分担与分享

——读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我们的女主人公德拉一出场就是正在为生计问题扑倒在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但她平静下来之后,还是决定给自己的丈夫吉姆一个礼物。

头发是德拉的最爱。但为了吉姆,她愿意忍痛割爱。卖头发之前,德拉流了眼泪,她还是有些不舍。但为了给丈夫一个礼物,她很快“裙子一摆,便飘出房门,下楼来到街上”。“裙子一摆”表明德拉已打定主意。而“飘”出房门则可看出德拉想实现愿望之急切。而当初的那一点不舍反而更加衬托出德拉金子般的心。

为了怕丈夫发现玄机,回到家她忙着给自己烫头发。这个小女人,她早已忘记割掉头发的难过了。可是吉姆呢?他被一个女人这样爱,当然有他被爱的理由。他也忍痛把表卖掉,只为给妻子买来全套的发梳。

当德拉要吉姆把表拿出来好给配上表链时,

“吉姆非但不按她的吩咐行事,反而倒在睡椅上,两手枕在头下,微微发笑。”

吉姆的微笑里该有多少幸福啊!

有位女性说:“哪怕两个人因为某种变故,到街头行乞,他知道把讨到的馒头分给我一多半,我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婚姻就是分担与分享:分担痛苦,分享幸福。如果只能同甘而不能共苦,那又算什么夫妻呢?

《麦琪的礼物》以德拉的哭泣开头,以吉姆的微笑结尾。哭泣是因为要面对艰辛的生活,而微笑却来源于精神上的富足。

德拉和吉姆不是王子与公主,他们只是普通的下层百姓。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他们却在贫贱中固执地守护着自己的小幸福。

但是如今呢?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房子代表我的心。

我们的德拉和吉姆如果活在当今这个世上,是会骄傲呢,还是会自卑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