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2021-02-03 11:52:46)
标签:

贵州

镇宁

陡坡塘

黄果树

杂谈

分类: 西南华南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离开黄果树瀑布景点,我们去陡坡塘景点。
  从河流的走向来说,是从上游的陡坡塘流向黄果树,再流向下游的天星桥。而我们的游玩顺序是倒过来的,即从下游的天星桥游起,再到黄果树,最后到上游的陡坡塘。看一下地图。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陡坡塘瀑布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它的瀑顶宽达105米,高21米,因此这105米的瀑顶宽让陡坡塘瀑布成为整个黄果树瀑布群最宽的一座。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对陡坡塘瀑布也有描述:“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陡坡塘不仅景美,而且还是86版《西游记》片尾曲中的拍摄点。相信看过那部86老版《西游记》的朋友,对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这个旋律都不陌生,而这片尾曲所用的画面正好是唐僧师徒四人从一宽阔的瀑布水流中蹦跳而过的场景。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
  这个大瀑布,就是黄果树陡坡塘瀑布。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所以景区特意在西岸布置了一些西游记的场景,比如“晒经石”。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这里是“九九八十一难”石刻墙,其中展现了若干个场景,这是“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壁刻。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还有“白马”石(酷似一匹马)。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当然更少不了唐僧师徒四人的雕塑。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除了岸上,水中也有啊。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这组雕塑名叫“群猴观瀑”。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我们来到陡坡塘瀑布景点。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陡坡塘瀑布的下游发现有一群黑天鹅。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陡坡塘瀑布看上去水不是很大,现在还不到汛期。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2020年10月的水流明显比2011年4月的大得多。
  陡坡塘瀑布的神韵在于气势,平时看去似乎宁静温柔的瀑布,在洪峰到来时会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几里之外清晰可闻,于是,当地人便把它称为“吼瀑”。
  原来,湍急的河水来自它顶部一个巨大的溶潭,而瀑布的形成则是在100多米的钙化滩坝上,在巨量洪水倾泻而过时,滩坝上的洞穴就会发出巨大令人震惊的神秘吼叫,为此,人们又把陡坡塘瀑布称为“吼瀑”。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在“吼瀑”前合个影。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我们走近它,看见有不少游客正在瀑布下面呢,赶紧过去吧。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现在我们来到瀑布的右侧。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这里有步道可以下去,以便更接近它。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既然能下去,我们当然要下去啦!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现在的位置是最接近瀑布的地方,不能再过去了。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大家轮流在这里拍照留念。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陡坡塘地方不大,可玩处也不多。回到东岸,感觉意犹未尽。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往回走,路遇散养的孔雀。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别走啊,开一个吧。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我们不会伤害你的,别害羞啊!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真好,乖,要开了!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哈,这个屏开得真好!
陡坡塘——贵州行(镇宁)17【原创】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