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镇(下)——贵州行(镇远)8【原创】

标签:
贵州镇远古镇夜景杂谈 |
分类: 西南华南 |
镇远古镇(下)——贵州行(镇远)8【原创】
从青龙洞景区下来,我们接着逛逛镇远古镇。
这是从青龙洞方向看古镇,因天色渐暗,对岸建筑的灯光已经开始点亮。
国家重点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城内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余处。
直到今日写到这集,才发现古镇的精髓与我们失之交臂。比如“六牌十巷”,现在古城中还保留着9条古巷道。这里依山就势,有因地制宜的山地建筑和许多深宅大院。如冲子口巷中的以及著名的“歪门斜(邪)道”和迷宫般的巷道网络。又比如谭钧培老宅、何家大院、傅家民居、水星祠等,又如复兴巷(又名三十二蹬坎)的全家大院、将军第、杨茂兴大院、四方井等。还有文庙遗址等。
还有大河关码头,是明清时期征收关税的码头。在明清时期,这里所收的税款在贵州省占前五位。
据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
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蛮夷,泛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

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因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据之非常重要,故名。据《贵州通志》载:“宋理宗宝祜六年(1258年),十一月。宋诏:新筑黄平,赐名镇远州,吕逢年晋一秩。”镇远之名始于此。
如果能够早点离开这条现代所建的大街,去探访一下古街巷那该多好。
打着雨伞继续逛街。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但镇远街上灯火辉煌。
眺望祝圣桥上的魁星阁,被沐浴在灯光下。

舞阳河里光影婆娑,如梦如幻。

河边的亭子也披上了光彩。

街中的建筑也经过精心装饰。看来镇远在灯光方面下过大功夫。

我们当然不能睡觉,不能辜负这般大好风光。


这条街上不仅仅是装饰,而是有实在的商业店铺。

看到这家店铺,才知真正的舞阳写法:“舞”字左边还要加个三点水偏旁!
小饰品及挂件。

不光有土的,也有洋的摩登的。
不想离去,继续往前逛。

哈,看见县政府了!这个门面似乎不太常见,好像还停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不像其他地方的许多高大上的衙门,特别是上端的“为人民服务”毛体大字,太提气了!

又见镇远展览馆。
它原来的建筑叫邹公词。邹公祠是为了纪念邹泗钟而修建的,它建于光绪十七年(1892),该建筑在镇远较有特殊性,其艺术价值很高,它是典型的南北结合的建筑。邹公祠内有许多图片和文字,介绍了镇远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民俗节日。

第二天早上起来,在所住的宾馆楼上所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