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2019-02-17 01:30:19)
标签:

杂谈

金上京

金太祖

完颜亮

分类: 金中都记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看过了“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接着去看“金太祖陵址”。金太祖陵始建于1123年,是金代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之陵寝。
  看图:太祖陵在上京会宁府的西边,再往北就是“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我把这二者放在这一集中一起说说。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这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初葬陵,当地俗称“斩将台”。金天辅七年(1123)八月,金太祖伐辽途中病逝,年仅56岁。两个月后,他的梓宫运至上京,葬于金上京宫城之西南,陵冢上建造了宁神殿。称为睿陵。总的来说仪制十分简陋。陵址为高约10米呈龟形的大土阜,封土堆底周长百余米,占地近千平方米。八百多年过去了,几经焚毁,陵上原有建筑早已倒塌不复存在,但大量的建筑构件尚存,如出土了柱础、绿釉琉璃瓦、灰色雕纹砖和布纹瓦等。
  1999年,以现存陵台遗址为中心,复建了金太祖陵。它南北向轴线长300米,左右宽135米,由南向北,在建筑层次上共分为前导空间、神道空间、陵墓和宁神殿四个部分。
  这座桥名叫玉带桥。从玉带桥起就正式进入陵园的前导空间。这座桥两侧汉白玉护栏雕有36只石狮,神态各异。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过了玉带桥便到了入口广场。从“门殿”建筑进入陵园,“门殿”匾额上刻“金太祖陵”四个大字。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门殿西侧的文保碑。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文保碑的阴面。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文保碑两侧的文字。这是从《金史本纪·太祖卷》中摘录出来的内容。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穿过门殿,迎面有一座照壁。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绕过照壁,继续向北走。

  从门殿处抵达“宝顶”要经过长长的“神道”。在金太祖陵神道两侧,伫立着9对“石像生”,这些“石像生”,象征死者生前仪卫,同时又有“保护”陵园的象征意义。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这是站在宝顶前的台阶上往回拍摄神道。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宝顶前的汉白玉台阶。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阿骨打陵墓与汉族历代帝王有很多不同。首先,女真族没有生前造陵的习俗。其次,直至其去世的前三个月,阿骨打仍在亲征伐辽。这让他没能很好地考虑身后之事。1123年6月,阿骨打在行军至当时的“鸳鸯泺”(如今北京西南处)时,突然发病,自身似乎有所预感,便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完颜宗翰,自己准备返回上京。当年8月28日,当其行至部堵泺行宫(今吉林省扶余县)时逝世。九月初三,阿骨打的灵枢返至上京,隔一日后便下葬于此。
  台阶前的圆石墩,中间刻着“北方的王者”等字样。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金太祖陵墓碑。
  在金太祖陵土阜的左侧,有一个朝向东南的明显突出。而在最初,整个阿骨打的陵墓呈一只龟的形状,头部对着的方向就是东南,而阿骨打棺椁入葬的方向也是朝向东南。
  对于当时关内的民族来说,帝王无论行走坐卧,全部崇尚“面南背北”,即使是陵墓的方向,也严格以南北方向为中轴线。金太祖陵虽是以南北方向为中轴线,但阿骨打的坟墓却是面向东南方向。这一点显示出了当时南北民族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女真尚日”,即女真族崇尚太阳这一民族特色,在迄今所发现的众多建筑遗迹中都有反映。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墓碑上刻“大金太祖武元皇帝之陵”。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这是陵墓最后的陵台(宝顶)。

  那么,金太祖骸骨是否还在此处呢?我们知道,金太祖阿骨打陵墓共有三处。初葬上京会宁府,称睿陵(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
金太祖崩时,因大金国忙于拓疆辟土,战事正迫,陵墓建筑只能马马虎虎,下葬仪式也是十分草率。
  天会十三年(1135)正月,金太宗崩,继位的金熙宗是太祖嫡长孙,决定重勘陵址,选定了上京西北50公里处的胡凯山,将太祖和太宗两兄弟葬在一起,称和陵。胡凯山是阿什河的发源地,不过陵墓的确切地址不详。
  贞元年间又改葬金中都(今北京西南)大房山,仍称睿陵(等开春了我们要去房山金陵看看)。所以这座陵墓中实际上是没有阿骨打的骸骨的。
  金太祖阿骨打的陵墓前后共有三处,这在中国古代帝王陵中是绝无仅有的。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绕过金太祖的陵墓,后面的一间宫殿就是宁神殿,又称太祖庙。据金史专家介绍,最初的宁神殿位置就在太祖陵之上,是太庙也是供后人祭祀用的地方。
  宁神殿还是罚办高级将领之地。在海陵王迁都之前,对于犯了错误需要严惩的高级将领,都要押到太祖陵前,向太祖请罪,轻者杖责,重者杀头。这也是太祖陵又称为“斩将台”的来源。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宁神殿另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作为献俘的场所。金在伐辽攻宋的战争中,每当取得重大胜利,俘获敌方重要文臣武将时,都要在这里举行献俘仪式。
  大家还记得岳飞《满江红》中所说的“靖康耻,犹未雪”的词句吗?
  这个“靖康耻”说的就是:1127年春夏之交,金兵占领开封,宋徽宗、宋钦宗及皇后、太子、公主等三千多人被押上北去的囚车。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文献记载,徽钦二帝被押解走了一年多才到达了金国都城上京。在来到上京的第三天,金人举行了献俘仪式,即牵羊礼。金人把宋俘不分男女全部脱掉上衣,袒胸露背,身披羊皮,跪拜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画像前。献俘仪式结束,金帝封宋徽宗为昏德公、宋钦宗为重昏侯。两人至死都未能回到故土。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完颜部的首领。12世纪初,他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在对辽的战争中建立了金政权。辽天庆七年(1117)称帝,国号大金。不久在出河店、达鲁古、护步达岗三大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攻克辽朝五京,彻底打垮了辽人的统治。

       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这里定都,阿什河古称按出虎水,按出虎为女真语“金”的意思。完颜阿骨打认为金子永不败坏,故立国号“大金”。

  金太祖上面的匾额“建元收国”,这个“收国”怎么理解?其实是金太祖的年号。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开始时,这里只设了金太祖的御容,后来,对于在统一女真部族、伐辽战争中立有卓越功勋、作出杰出贡献的开国功臣,死后都追赠封号,绘影图形配享太庙,这也是一种最高的荣誉。
  宁神殿内除了设有阿骨打的蜡像外,还有其他六名功臣的蜡像。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殿的两侧还有若干壁画。这幅名为“攻克辽上京”。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登基大典”。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这里还有地下墓室(新建的,不必多说)。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从金太祖陵出来,继续去“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参观。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广场上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塑像。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开国第一名将金秦王完颜宗翰塑像。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敬天西征”组雕再现了女真人西进征战及蒸馏酒酿制的历史场景。美酒与勇敢成就了女真人“灭辽灭北宋”的赫赫勋业。这是2014年9月由制酒企业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联合铸立此青铜雕像。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由此进入博物馆内参观。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现在我们来说说女真族。
  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11世纪向契丹称臣。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生女真分为几十个部落,其中完颜部较大。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依接近汉化程度及活动区域:多汉化程度、南境者为熟女真;少汉化程度、北境者为生女真。
  同是女真族,不同的是:金国为生女真创建,后大量进入中原,主体部分同化于汉族;清朝为熟女真创建,当时首领努尔哈赤于1616年创建后金为萌芽,于1636年定国号清。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五部无闻。”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其中,在渤海国旧土牡丹江流域生活着的完颜部女真,为了向西发展,便于公元十世纪末溯松花江而上,迁徙于按出虎水流域。按出虎水即今松花江支流的阿什河。完颜部族女真在这依山傍水之地创建了生存的家园,他们捕鱼狩猎,耕垦树艺,烧炭炼铁,繁衍生息。其后在十二世纪初,他们不堪忍受辽国契丹的凌辱,在部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举旗抗辽,并于公元1115年正月初一在按出虎水岸畔的皇帝寨(今阿城小城子)建国定都,国号为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伐辽途中病逝后,在其弟金太宗吴乞买执政时期,营筑并迁都城于皇帝寨西侧的金上京会宁府,即历史上所称谓的“大金国第一都”。灭辽吞宋及迁都燕京、入主中原大业都在这第一都里完成。
  从地图上可见,金之封疆辽阔,北以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和鞑靼海峡为界,包括库页岛都在金的版图之内,它为清代的疆域奠定了基础。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我们在这里接触到“金源文化”一词。
  “金源”源出《金史·地理志》:“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旧土。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完颜女真在按出虎水流域从事渔猎农耕劳动及繁衍生息中所创造出的文化即为金源文化。金源文化与历史前期诞生的渤海文化,同为黑龙江古文化的主体,同时它们也标志着松花江流域的古文明。
  这说明黑龙江在唐、宋时期,已非蛮荒愚昧之地,而是与中原地区有着并存的历史文化——渤海文化与盛唐文化并举,金源文化与宋辽文化呼应。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在了解了金上京的历史后,对哈尔滨的印象要做些修正。
  哈尔滨最初被称呼为阿勒锦,满语意为“晒网场”。从地名的沿革上推断,在清朝立国以后哈尔滨还不过是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到了清末的1904年,随着中东铁路的筑修,哈尔滨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因而,若论哈尔滨筑城史不过百年,论阿勒锦小渔村史,也顶多不超过二百年左右。
  现在看,哈尔滨的历史至少应上溯至金代。金朝在阿什河流域建国定都于公元1115年,定都之后即设上京路,都城及治所在会宁府(今阿城)。1993年,哈尔滨申报及被国家列为黑龙江省惟一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也是以金代历史为主体的。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刀枪架概念建筑。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在金上京会宁府称帝的四位金代皇帝。其他三位不说了。介绍一下完颜亮。
  完颜亮(1122~1161年)即金废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完颜宗干次子,史称海陵王。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金代第四位皇帝。完颜亮系金代著名政治家,在位期间颇有政绩,但因弑君夺位和残忍嗜杀,也是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完颜亮在位十二年,在位期间严肃吏治,能够听取臣下的某些有益建议。他对于北京来说,具有重大贡献。是他把金王朝的首都从会宁府迁到燕京的,迁都后将燕京改称“金中都”,这使得北京从此后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中国的首都。他完善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奠定了金王朝的统治。在金朝历史上,完颜亮的确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1161年九月,完颜亮在南宋境内的瓜州渡江作战时死于内乱,时年四十岁。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在大将功臣中着重说说
完颜宗翰。

  完颜阿骨打病死于伐辽途中。临死前,把皇位传给其弟弟完颜吴乞买。后人称为金太宗。太宗期间,正是大金国辉煌时期。秦王完颜宗翰(《岳飞传》中的大太子,实为金太祖的宗侄)与金兀术(金太祖的亲儿子,族中行四,故称四太子)勇猛威武。他不仅灭了辽国,大宋国也是他灭的。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初,宗翰打进汴京(今开封),掠走了宋朝皇帝徽宗和钦宗及其皇后、太子及诸王妃嫔等。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这是复原后的金上京会宁府沙盘模型。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金代一共有十个皇帝,在金上京是四位,在金中都有五位,在金南京与蔡州也是四位(中间有重叠)。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看一下这些金代皇帝之间的血缘关系和继承关系。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最后看看金代十帝的陵墓都在哪里。从表中可知,有七位金代皇帝葬在了现北京房山,三位在其他地方。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金太祖陵——寻觅金中都31【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