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学生评点
(2023-05-11 16:35:05)
标签:
原创 |
分类: 教学 |
好文章本以主题鲜明为根基,但向来被人乐道的名篇《长恨歌》却好似有着讽刺和赞美两个完全对立的主题,这该做如何解释?
笔者认为,要先找出线索,再逐步理清诗的情感。那线索怎么找?我们须从作品中最能显示它思想的感情焦点的一两句话,细做分析,再由此一步步扩大下去。
这首诗要是找线索的话,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一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另一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前一句是讽刺的代表,后一句是赞美的代表。
先看前者,汉皇即唐玄宗,而唐玄宗便有两种身份,一是天子二是个有感情的普通人,先用天子分析,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不应重色而倾国,而重心朝政,统治天下,这方面却有讽刺,可再用有情之人分析,这分明是对两人美妙爱情的赞美,这一讽一赞,便将讽刺之意削去一半,而写天子思倾国而忘御守则又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不顾朝政的讽,另一种则是爱一个人可以倾一个国的赞,便又削去一半。这仅剩的四分之一在如此长文中便不占什么真正讽刺的意味,而是作为一种背景,从侧面表现对唐玄宗杨贵妃纯真爱情的赞美。
再看后者此句可算的上结尾,而结尾的作用可以有升华主旨,这一句自然如此。无论身在何方都要比翼双飞,枝茎互绕。且看词句,鸟是一层,比翼鸟又是一层,枝是一层,连理枝又是一层,合起来更又是一层,比翼鸟连理枝这六个字,你看有多少层意思。用这么多层意思的位置又仅仅为了描写两人忠贞的爱情,再加之如此大的篇幅,讽刺之意已转化为二人爱情之花的绿叶。
它 绝不是什么政治的讽喻诗,而是以精深的构思和算不上极多的笔墨,通过环境的点染和略带“讽意”的衬托,完美地表达出了对李杨二人爱情的赞美。
那,如此主题再加之文采稍加点缀,又何尝不是一篇千古流传的佳作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