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甜甜的语文—糖果老师的低段语文课》有感樊雪萍
(2020-07-10 18:16:30)分类: 论文、读书随笔、心得 |
读《甜甜的语文—糖果老师的低段
语文课》有感
樊雪萍
打开这本粉色封面的《甜甜的语文—糖果老师的地段语文课》,拜读后轻轻合上。然而我的心却不能随书页的合拢而平静,现在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作者在平静的海面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紧紧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朴素而却又有粘合力的话语:“语文教学需要学生的情感参与,在情感的起伏、激荡、熏陶中触摸文本的心灵,与作者产生共鸣”。我想正是这些情感生发点的捕捉,还原了生活的场景、生活的原型,缩短了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心灵深处。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用音乐来渲染感情外,如何进一步的来引导学生的情感参与,我想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想学生有情首先要教师有情。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引出学生的情。首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深入挖掘,理解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语文本来就带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与语文学科的特点分不开。然而怎样才能将这些情感更好地发挥出呢?语言的交流也就是情感的交流,教学语言起到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我想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更好的将教师的情感传染给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
三是要以读入情,以读入境,以读会心。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去意会文章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唤起激情,进入意境,就是凭借朗读来加强情感体验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优美、语言生动的美文佳作,教学这样的文章,不宜把知识过于割裂,而可通过有感情朗读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方面直接感受作品的内容,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美读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下,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