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深耕语文为思维而教》有感张志玲

(2020-07-10 09:37:00)
分类: 论文、读书随笔、心得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最近,我读了李斌老师的《深耕语文为思维而教》,受益颇深!

“语文教学缺少思维的意义流淌,也就缺乏思想的真诚和语言的灵动。教会学生思维,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时代的使命!”为思维而教师李斌老师的教学主张,他告诉我们,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生命因子——思维的“意义流淌”因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师生交流活动的思维含量不高,所以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缺乏敏锐感和应有的热爱,作文缺乏理解和传承意思,也自然无法体验由自主思维获得的本质力量和乐趣。

李斌老师“为思维而教”赋予了习作教学以新的灵魂。传统的写作课程目标“重表达”,关注的是“写的结果”,而李斌老师开发出“1+N”写作课程,是让写作教学不再只为了表达与写的结果而教,更是为了“有效交流”而教,为了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思维能力而教。李斌老师的课堂,总是踩着时代的音符,与学生的脉搏一起跳动,将习作课堂延伸到社会、自然、学生的生命。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课堂是学生言语实践的沃土,深耕语文,需要教师为思维而教。只有这样,思维之花才能绽放在语文课堂这片沃土之中;也只有这样,语文才能滋养学生生命的成长。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对话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老师有目的地进行“二度提问”,这就是追问。追问是作为前一次提问的补充和深化,有利于促使学生重新回到文本,从而提升思维的品质。追问不是随意的问,老师应把握好追问的时机,问到点子上。在追问过程中,生生、师生的思维碰撞频繁真实,情感交流自由深入,此时的课堂因为追问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经常充电,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为思维而教将是我今后教学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