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很少做饭,一年半载里不见得有几次,平日里一向是母亲大人操劳,但她也少有用心的时候,毕竟太忙。勉勉强强,也权当赖以生存,一碗米饭,吃完了事。对外称自己不饿,实则是没有食欲。
老妈为求快而做出的饭菜。实在不可恭维,简直可以说乏味至极。虽然这种情况占据了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候,但有时突然认真的一碗阳春面,又让人感动到泪流满面。
往往在学校的深夜里,回忆起的是那一碗阳春面的味道,而似乎忘记了绝大多数时候的无法下咽。
记得有一年暑假,有家亲戚给我们送了很多很多的土豆,简直快要把我逼到绝路。上一顿下一顿,就没换过样,我妈为了避免我吃腻,还特地设计了很多不同的菜式,有什么土豆泥,土豆块,土豆粒,土豆丝等等等等,吃了整整一个月,害得我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看到土豆就想吐。
事后回忆起来,讲给老妈听,她却并不承认,反驳我说那你是怎么一个月长胖十几斤的?我想了想,可能是已经绝望到不想反抗,索性不发一言,只是含着眼泪狠狠的吃了吧。
父母都不在家的日子,生活渐渐开始变得艰难。在连续吃了几天方便面后,我终于开始痛下决心自己做饭。
自我出生伊始,关于做饭我只掌握了三个技能--煎蛋、清水面和煮饭。煎蛋不太好自夸,但绝对是三项全能中的第一,中火温锅,放油,渐高敲壳入锅,呈金黄色收工。每个步骤无不是环环相扣,更兼有准确的时机把握。最关键是敲壳,初学时一打就散了,渐渐熟悉后黄清分明。我比较喜欢双面煎,对于糖心实在不太好接受,总觉得口感欠佳。
清水面是老爸教会我的。沸水煮面,清汤一碗,放猪油、盐就搞定了。极饿的时候吃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我自己很少操作,因为大部分时候都不太饿。
煮饭想必正常人都会,洗米,放水,水约高出米面食指1/3的距离。通电就可以了。
其实做饭是一件修身养性的事情,不急不躁,于几尺之地忙忙碌碌。窗外照进一片阳光,洒在围裙上又如颗粒般散在地面。
有时风动,时而鸟鸣。湛蓝天空万里无云,灶台上火焰丝丝缕缕。炊烟袅袅升起,随处可见是烟火之气,却有如禅里安宁。
闲暇之余,也会尝试几道新菜,但望着手机里的示范图片,我不仅对眼前这盘黑糊糊的东西产生了怀疑,“同样是红烧肉,这也差的太远了吧!”心灰意冷不禁扶手撑额。
罢了,再加碗米饭,权当果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