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之旅

(2018-07-22 11:20: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江湖中人的杂谈
http://s1/large/006UTanqzy7me8qLN9Vd3

       生命中接触过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吹牛大王历险记》。时隔多年,书中内容仍历历在目,仿佛深刻在了骨子里。
       但如果说启蒙之作的话,我想真正改变我的,是《新概念作文》。书里的每篇文章都才华横溢、文思高远。读完后,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惊喜之情无以言表。那飘渺和让人升起无限遐思的文字,也渐渐让我的文字有了些许空灵之感。手捧书卷,纸间的墨香告诉我。写文章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来书写自己认识的这个世界的。
       之后我开始读余秋雨,说来好笑,我读的他的第一本书,竟然是盗版。纸质粗糙,字 迹模糊,不过好在内容真实。开始读觉得学术气息太重,《道士塔》,《莫高窟》等文简直不解其意。其实也还正常,毕竟那时尚且年幼。不过越读到后面,《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空岛》,《文化苦旅》等书,简直让我爱不释手,仿佛跨越了本应存在的年代感,或许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吧。余秋雨的书里《文化苦旅》对我影响最深,那时无事可做,来来去去,大约看了两三遍,权当解闷。读完后,我觉得自己深深的被震惊了,以往我认为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过如此了。但如今这个想法被彻底颠覆了,透过余秋雨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温润如玉的君子,一位彬彬有礼的长者,一位不苟名利的文人。他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深厚的历史气息,渲染着山水,沉淀着情怀。
       至此我终于渐渐开始认识到积累和心态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开始渐渐摆脱华丽的字眼,注重写作必须有感而发,不再一味追求光鲜亮丽的长段排比陈设,用词铺张。
       再到后来,我开始读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字里行间似乎有些压抑,但那如火的爱又那么热烈,简直充满了矛盾。《菊与刀》里说日本是个极其矛盾的民族,难道作品也是这样吗?直到我在另外的书里又看到,矛盾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才明白写东西也不是要一味的平铺直叙,尽情抒发。去年听说,村上春树又陪跑诺贝尔文学奖了。得奖者是英国籍日裔作家石英一雄。难怪人们总说,诺贝尔文学奖有政治倾向性。我想为村上打抱不平,他自己却觉得并没有什么。
        初中时开始读余华,他让我有了很多的感慨。生命之外,到底什么叫做坚强?什么叫做现实?我到现在还是名在校学生,从未真正踏足过社会。可是透过他的书,我觉得这人世间真是肮脏污秽的可以了。但同时,偏偏却总有一些美好,让人萦绕于心无法忘怀。 进击的巨人三笠阿克曼曾说过:“这个世界,原本是残酷的,但却又如此美好。”每次读完他的一本书,我就莫名的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一点点。
       这些年,也算读了一点书了,但总感觉自己还是什么都不懂。从传统的四大名著,到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从青春小说的《龙族》,到纪伯伦的《当我的忧愁诞生时》。每一次读书都像是一场身体和心灵的远行。每一次读书都像是与作者面对而坐,亲切交谈。成长,就在这埋首书桌间,一晃过去了很多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