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秦明丽人明月心:丽姬与秦王嬴政之间必然的爱情悲剧
(2017-09-21 22:26:58)
标签:
影评秦丽人明月心丽姬秦王嬴政爱情悲剧 |
#秦时丽人明月心#看到现在,越来越心塞了,压抑沉痛,看不到希望,该剧最大的看点自然是秦王嬴政与#迪丽热巴丽姬#的爱情走向。然后本周的剧情却暴露出了两人之间在价值观上不可调和的矛盾、秦王政性格上的缺陷对他们感情之路的巨大伤害,所以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走向必然的悲剧结局。因为这种必然,整个剧都显得沉郁而悲伤,有一种绝望笼罩。
前面的剧情,秦王政虽然冷血残暴,但至少对丽姬是真情宠爱,深情款款。但这一周的剧情,敏夫人和李斯联手构陷,丽姬二入永巷,竟然被秦王政亲自授意施以酷刑,并默许祖太后、李斯等小人轮番欺辱。不要说祖太后、李斯所为,他不知情,他怎么会不知情?这些人对丽夫人怨恨已久,他将她扔在永巷,就是抛肉喂虎,那些小人逮机会怎会不疯狂报复?他自然知道她将会遭受怎么样的欺辱摧残虐待,然而他还只是在一旁舔着他那所谓被信任的人出卖的心伤,却仍对她被残酷虐打无动于衷。他所谓的心痛,到底有几分是为他所谓爱着、或者说爱过的人?当去牢中看到正被虐打的丽夫人,他眼里竟然还是满满的恨意,红了眼眶又如何?若是真心痛,怎么会眼睁睁看着爱人被虐无动于衷?他内心受煎熬,或许还有些爱,然更多是被欺骗的不甘与妒忌。
有人找理由为他开脱。说是丽姬活该,她欺骗大王在先,或者说大王又不知道她做这些的目的,他不知道她做这些是为了他。就因为不知道,就可以对爱的人施酷刑吗?就因为还未被证实的怀疑就可以对爱的人痛下毒手,以残酷肉刑伺侯吗?这是怎样的一种无情的爱啊!
如果大王对丽姬施酷刑,是出于身为秦王的职责,出于秦国的利益,碍于律法,不得不对丽姬施酷刑,那么,他的眼泪他的红眼眶,还可值得同情,他所谓的心痛,还能说是出于爱。然而他却并非为此,他与李仲说明他为何要责怪丽夫人的原因是:是因为妒忌天明的亲爹,是因为怀疑爱人与前男友之间旧情复燃,请注意,这个“旧情复燃”和“从未爱过他”仅仅是怀疑,是不是事实,他一点都没有想去查证,这说明他从来就没有信任过丽姬。说到底,他对丽姬残忍施刑,只是在发泄他的愤恨、怨气和妒忌而已,因为他的心被伤了很痛,他就必须要让丽姬也痛苦,而且还是采用对丽姬施酷刑这种残忍的方式来发泄这种痛苦。这样的理由是最令人寒心,因为怀疑、妒忌而怀恨在心,就对爱的人痛下如此残忍的酷刑。这能说他有真爱?就算他事后后悔,做出最大的让步,放丽姬出宫不再束缚,都是无法抵消他在爱情上的自私和独占欲。他对丽姬的爱到底有多少是爱丽姬?多少是爱自己?他爱的只是自己而已。
秦王政对丽姬的爱就是独占欲和自私的,觉得受到欺骗就立马深情化无,只记得丽姬说的不好的话,忘记了她两次舍命相救之义、第三次舍命相救之情,也忘记了,她对他说过的好的话,对他的体贴,他看不到淡泊名利、无心算计的丽姬,为了让他舒心让他能心无旁羁理政备战专注统一天下大业,而开始替他管理后宫危机四伏错综复杂的事情。相处那么多年,连她的人品处事都不了解,什么样的事情她会做,什么样的事情不会做,他不知道。如果说他被敏夫人李斯联手揭发所蒙蔽,那如果他心里哪怕还有那么一点点不是只为自己着想,哪怕只有一丝能为他爱的人想想,他就不会不问青红皂白,不调查不取证,就直接将丽姬关入永巷并施以酷刑。
他这种行为,其实就跟现代的家暴男是一样的。是的,他们都说着爱着他们的妻子,在正常的时候,也确实爱着他们的妻子,但他们只要有怀疑妻子不忠出轨,就会暴打妻子,只要因为感觉到自己感情上受到欺骗和背叛,就可以抛却所有温情对妻子大打出手,而不管真相究竟如何,打完之后后悔,又各种放下姿态悔过。这种男人的爱,其实都不是真爱,是独占欲,是只为自己着想的自私的爱。
说丽姬遭受酷刑是活该的人,在爱情与婚姻观念里,是多么的奴性思想。只要男人说爱,只要男人曾经深情,就可以原谅他一切暴行。这种婚姻家庭里奴性思想,不光是古代,即使是中国的现代仍然大有市场,或者说整个社会都还隐藏着这种不平等的通识。在中国现代家庭家暴中,为何被家暴的女子,很大一部分人,总是无法解脱,不敢反抗,不敢离婚?就是这种奴性思想作祟,因为在婚姻里,社会对男人宽容,对女人严苛,在这种不平等氛围下,她们得不到外界有力支持,只能忍气吞声凑和渡日,而中国社会是由家庭构成,家庭内部自成体系,约定俗成的“个人自扫门前雪”关起门来就是自家事,外人不能过问,这种社会通识,也导致家暴受害者的女性,无法求得外界支持,又因为奴性思想的束缚,自己也不愿反抗的人也大有人在。婚姻里男人出轨只要悔罪态度好并回归家庭会被原谅,女人一旦染上出轨的质疑声,那就不管事实究竟如何,整个社会都会打压。所以这也是家暴男每每以女人出轨不忠为由暴打妻子,在真相大白之后,又可以悔过求原谅再回归家庭,就会被社会原谅,女性若以此为由想要离婚,就会有其亲人朋友甚至社会人来劝说。
男权社会一直都在,虽然中国是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虽然表面看上去中国的家庭里丈夫好象都是妻管严很多。然而女性要取得事业成功得到社会认可,仍旧比男性更难,要付出的努力更多。男人凭努力取得事业成功会得到社会认可,女人凭努力取得事业成功却会遭受太多质疑。但不管如何,相比其它国家,中国给女性的机会已是更多,所以中国的女性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可以不依附男人活下去。这也是这部剧,传达的一种理念之一,以丽姬这个人物,弘扬现代新女性的自强、自立、不依附男人、不畏男权社会,坚持自我。
所以有人说此剧是披着正剧外衣的古偶剧,我想说,这是你太小看这部剧了。因为演员的高颜值和霸道帝王强追妻的套路设定造成这了种误解。他其实是披着古偶外衣的现代情感论理大剧,各种价值观、爱情婚姻观的冲突破撞,都带着现代人价值观、事业、爱情、婚姻四大命题的权衡选择与探讨。
闲话有点扯远了,回归这篇影评的主题。
秦王政有温柔深情的一面。但更可怕的是其性格缺陷:薄情寡恩,多疑易怒,难信任人。当然如果他不是秦王政,没有经历那样的成长环境,大概也不会形成这样的性格缺陷。如果他不是生在战国,或者不是秦王,他的性格缺陷也不会放大,不会被有心之人利用,伤害到他的爱情。因为他性格里还有理智自持、刚正、心高气傲,不耻下流卑劣手段(如否决卫慰离间计),还有欣赏和发现他人才能和闪光之处的智慧,比如对韩非的赏识重用,能看出卫慰兵书的价值、采纳其计。也包括对丽姬的欣赏和爱。
他看到的丽姬是有别于其它男人的,他看到了丽姬的更多的优秀品质,而且是一般男人会忽略的品性,比如:在荆轲眼里,丽姬是温柔、俏皮可爱、侠义好打抱不平、贴心娇俏的小师妹,是需要他保护的小女子;而秦王政看到了丽姬文武双全、聪慧、才德兼备,将帅之才,能领军作战与他并肩一起打天下,欣赏丽姬对大局的眼界与判断,对情势敌我的分析和判断,这些普通的男人可能都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会觉得丽姬这样太过聪慧能力太强,会无法驾驭,普通男人即使跟丽姬在一起,可能也会刻章忽略这部分或者限制这部分,女子无才才是德,强过自己,就不能容忍了吧。但是秦王政不是世俗男子,他能听取采纳她的想法,给她更大的空间去发挥其才干,所以,若是是没有那个性格缺陷,或者若他不是秦王,他会给丽姬最大的自由,他会跟丽姬成为一对相爱相知的神仙眷侣。男女之间是需要平衡的,若是一方过强,会失去平衡,特别是女强男弱的话,在现代也会承受很大的社会压力,更勿用在古代那个绝对的男权社会,像丽姬这样的女人,也只有秦王政这样的男人才扛得住。秦王够强,所以他不惧丽姬也强。秦王政与丽姬是在各方面都相匹配的人,所以我才一直说,从这方面来讲,他是最适合丽姬的人。
然而性格上的这个缺陷,在感情上却会成了致命的弱点。两个成长背景不同的人在一个婚姻里,在观念、看法和处事方法上的矛盾,还可以通过交流、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为了爱退让,还有磨合的可能。然而性格缺陷却是无法用理智控制的。如果他不改变,不能努力克服这种缺陷,在将来还是会有被有心人利用挑拔,让这个致命弱点就会随时成为刺向他的爱情和他的爱人的一把刀。而他摆脱不了的秦王身份,身上背负着秦国和一统天下大业,就免不了被敌人利用这一致命弱点来毁灭他的爱情。
再加上两人在价值观上的矛盾,一个是图霸天下的枭雄,为了天下统一大业,不管是敌国君臣军队,还是无辜百姓,所有挡道者必杀,即使是自己的至亲至爱之人,若是挡了大业,就算是流着泪,他也不得不杀。他无暇去顾及战争之下附带的无辜生命陨逝。
他儿时的誓言就已经表明了他的价值观:我想成为令他人惧怕的人,这样我就可以保护我想保护的人。
他一直都在践行这一价值观,一步一步成为令人惧怕的暴君,用杀戮令人惧怕,他本人不是无情无义。对成蟜(打不出那个字)燕丹的兄弟情义,对吕不韦的恻隐,对路人(第二集)的援手,但他的价值观却令他必须变成无情无义的人,实现令人惧怕的人生目标的手段就是重罚和杀戮,绝情冷血,在他的认知里,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就必须强取豪夺,挡道者杀。
想得到公孙丽,他的方法是全国通缉、投毒师兄,以师兄性命相迫;公孙丽入宫之后,为了确保公孙丽不会自杀或逃离,以腹子孩子为质相胁。想得到天下最高权势,想令所有人惧怕,不敢反抗违逆,就必须杀,对内设下连坐律法,稍有疑虑就会下令屠人全族,并不管是否罪有应得,是否无辜;对外就用多说。他确实成为了令人惧怕的人,也成为了令人仇恨的冷血暴君。自然也就没有人对他抱有真心,他整个秦国,大概只有李仲是忠心事主。而丽姬是看到的他冷血残暴外衣下那个还保留人性的他,众叛亲离、没有真心待他之人的可怜无奈,有着远大抱负高远志向,为天下统一不得不残暴的无奈,对她百般忍让包容、欣赏她才学、对她的一切都想要了解的温柔情意。所以丽姬爱上了这样的男人,也开启了她惊动魄险象环生的秦国之旅。
然而就算有爱情,却依然无法消除价值观上的矛盾。丽姬出身武侠世家,以匡扶天下申张正义为志。侠义为怀,铁骨铮铮,即使入宫成为秦宫一名嫔妃,却仍矢志不改。仍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对弱者受到残害无法袖手旁观,必伸出援手。这样的价值观与秦王政和秦宫完全背离,所以两人在处事上方式自然不同,这种价值观上的矛盾无法调和。也导致大王对丽姬的无法理解、误会和不信任,这种不可调和的价值观,也必然将两人推向悲剧的结局。
所以现在真是心塞,下周就算两人合好,但他们最根本的矛盾仍然没有调和。只能眼睁睁着着丽姬被一步一步推向死亡,因丽姬而保留的秦王的人性也因此毁灭殆尽。走向一个全无希望的必然的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