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议论 |
但是我出了影院一个多点了,心里还是闷闷地难受,情绪低落。以前看过的催泪片子也有,讲爱情的,年代的,给人很大的震撼,眼泪流的稀里哗啦,我可以从电影的开头曲哭到结尾彩蛋。真的这种事我干过,还没少干。但是,哭完了,就痛快了。我会感慨感慨那个年代,也会为爱情唏嘘。
可这次不一样。它有笑点有泪点,该笑的笑,该哭的哭,笑完哭完,又会让你思考很多。比如,生活,比如,情感,再比如,对错。
这是一部真实感很强的电影,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很丰满。畏缩的,怯懦的,盈利的,意气用事的,为生活所困的……等等,这让我看到了许多人矛盾的那一面。
一开场的程勇,让人觉得就是一个浑浑噩噩,不学无术,抽烟酗酒打老婆的渣。但不得不承认,他是孝顺的。故事的开始,是从他要筹钱为父亲治病,这之后才会有一系列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渣,最后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敬佩的事。
思慧,一个酒吧舞娘,程勇第一次见她的时候,说的那句话,我相信如果是我,也会这么说:她这个样子是病人啊!但她的女儿却是病人。没有谁会真的愿意牺牲肉体来盈利,但为了孩子,她不得不做。所以当经理上台跳舞,她在台下声嘶力竭地喊着“脱!脱!脱!”的时候,眼角泛着泪。曾经有多少人也是这么对她的?她不想,但不能。
吕受益,一个病弱却又坚强的人,让我触动的是他在睡熟的儿子面前说的那句话:“我看到他第一眼我就不想死了,我只想听他叫我一声爸爸。”可最后他还是死了,自杀,他坚持不下去了。他还没等到儿子结婚,没等到做爷爷,就离开了。因为没有钱,没有药。这该是怎样的绝望?
浩子,二十岁的大男孩,不是死于白血病,而是死于车祸。当程勇揪着曹斌的衣领喊出那句:“他就想活命,他有什么罪。”的时候,我想起他临别时在车里的眼神,坚定的,留恋的。对啊,谁想死呢?
曹斌,一个警察,在了解事情实情之后,心软了,想放过卖“假”药的。就连张长林,一个不法商贩,后来入狱,却对供出程勇死不松口。其实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吧,只不过善良这种东西,有人多,有人少。
张长林对程勇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病你是治不来的。
是的,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多多少少都有这种病。穷的人,为了生活,他们需要钱,也需要省钱。富的人,他们会赚钱,还想要更多的钱。我想了想,如果程勇一直把药卖下去,他尝到了甜头,会不会也利用这个商机去赚钱?而那些病人会不会道德绑架让程勇把药价降的更低呢?细思极恐。我不知道。
我还记得电影里的那个阿婆对曹斌说:我不想死。那是一种最真实的最平凡,却也最难的渴望。曹斌也懂,也明白,他说,放人。但是领导的话也很现实,现实的让人难受:
法大于情的事情你见的还少吗?
对啊,少吗?但你又能怎么样呢?如果只因为人情而松了法,岂不是乱了套?对吧。好在,法还是讲情的,程勇判了三年就出来了,故事还算是美好地落幕了。
电影里表现人性的地方很多,比如程勇因为孩子,放弃了跟思慧一度春宵机会;比如吕受益为了不再拖累家庭选择结束生命;比如曹斌动了恻隐之心;比如浩子本来已经要回家了,却选择替程勇顶罪;比如牧师,比如法官,比如制药商;比如印度……
都是普通人选择对命运的挣扎。
药就是命,命就是钱。
如果病不起,何谈其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