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山-九仙山地质公园花岗岩地貌景观介绍

五莲山-九仙山地质公园花岗岩地貌景观介绍
地貌指的是地表起伏的形态,也称为地形。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各种地表形态,称为地貌旅游资源。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各类自然风景资源形成的基础。按照地貌形成的不同的地质条件,可以把地貌旅游资源分成不同的景观类型,如山地花岗岩景观、岩溶景观、丹霞景观、熔岩景观、石英砂岩景观、变质岩景观等,每一种景观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魅力。我国众多的名山景观中,由花岗岩所形成的景观为数最多,泰山、黄山、华山、衡山、崂山、普陀山、三清山等都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名山。
http://s8/mw690/006Tpor0zy7cIykN1Knb7&690
一、花岗岩及花岗岩地貌
花岗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一般为肉红色和灰白色,质地坚硬、节理发育、层状剥离明显,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为深成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花岗岩的矿物成分复杂,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以硅铝浅色矿物为主,铁镁暗色矿物较少,其颜色以浅色为多,暗色矿物越多颜色越深。花岗岩矿物颗粒的结晶较大,且颗粒大小相似,呈镶嵌状及粒状结晶组织,不同类之矿物以规则或不规则方式相互交错排列。由于花岗岩成分形成复杂、形成条件多样,因而种类繁多,有多种的分类方式。按所含矿物种类分为黑色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角闪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等;按结构构造可分为细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粗粒花岗岩、斑状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晶洞花岗岩及片麻状花岗岩等;按所含副矿物可分为含锡石花岗岩、含铌铁矿花岗岩、含铍花岗岩、锂云母花岗岩、电气石花岗岩等。
由于地壳构造运动,经断裂升降,流水冲刷,风蚀、海蚀等外力的作用,形成了奇特的花岗岩地貌景观。
(一)峰林花岗岩地貌。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雄伟壮观的花岗岩峰林。
(二)石蛋花岗岩地貌。温湿气候带的低山或丘陵花岗岩区,因球状风化发育而形成圆形石蛋,虽近于球状,但形态各异,似人类物,分布于山巅溪涧,给人以宽阔的想象空间,成了旅游区的重要景观和神话、传说的源泉。
(三)崩塌叠石花岗岩地貌。巨大的崩塌岩块相互叠置搭连,构成不规则的叠石洞。石蛋地貌发育的地区,石蛋间的空隙也可构成岩洞。
(四)海蚀花岗岩地貌。沧海桑田,天风海涛。千万年的风吹浪打,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长时间机械性的撞击和冲刷,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使得基岩海岸形成极其独特的海蚀地貌。
(五)一线天景观。当流水沿花岗岩体中近于直立的剪切裂隙冲刷下切时,形成近于直立的沟壑,沟壑越来越深,形成两壁夹峙,上看蓝天如一线,这就是一线天景观。
(六)泉瀑景观。自古名山多聚泉,泉和瀑布是花岗岩山地的重要旅游景观。
花岗岩地貌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是研究地质发育历史的重要物证,地质学家在研究一个地区的地质发育历史时,认为花岗岩“是人类了解地球深部信息的有效探针”。花岗岩地貌是科学含义深远、旅游应用价值巨大的宝贵资源。
三、五莲山-九仙山花岗岩地貌景观
五莲山-九仙山地质公园濒临黄海,区内花岗岩主要形成于新元古代和中生代两大地质时期。中生代以来,造山带的演化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产生强烈的断块运动,形成一系列断裂、断陷盆地,岩浆岩侵入,形成大量距今1.2亿年的晶洞中粒二长花岗岩。五莲山、九仙山因石著名,属花岗岩低山丘陵地貌,是花岗岩石蛋-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景区内奇峰峭拔,怪石林立,潭泉密布,林深谷幽,是一处丰富的花岗岩旅游资源和地质科学研究基地。中科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刘嘉麒考察五莲山、九仙山后评价:“五莲山、九仙山花岗岩峰林地貌独具特色,不逊名山”。
(一)花岗岩石蛋-峰林地貌景观
花岗岩地貌景观包括长期断裂切割、重力作用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及风化剥蚀形成的地貌遗迹,主要有五莲山天竺峰、大悲峰、望海峰、九仙山情侣峰、万寿峰、老母阁等代表性花岗岩峰林地貌和龟石、蛙石、靴石、无字碑、宝葫芦、碧桃熟、凤凰石、八戒石、翁负婆石、天狗吠日等奇特的石蛋地貌。
五莲山主要由中生代早白垩世崂山超单元中粒晶洞二长花岗岩组成,形成年龄1.2亿年,主要地质遗迹景观是中生代花岗岩峰林地貌,与青岛崂山、大珠山和江西三清山、安徽黄山是同时代形成的花岗岩。在花岗岩上升形成高峻山峰的过程中,主要在水的作用下二长花岗岩沿节理和裂隙遭受环形风化,形成千姿百态的石蛋和象形石,构成鬼斧神工的花岗岩峰林地貌。九仙山山峰峭拔,悬崖壁立,深沟峡谷,洞壑幽深,有被誉为“江北双绝”的万亩野生杜鹃花园和龙潭大峡谷。情侣峰、万寿峰和老母阁一带是景区的核心区,这一带山势险峻,奇峰怪石林立,万寿峰、梳妆台、观海峰、老母阁、朝天猴、观星台等奇峰依次排列,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花岗岩峰林地貌。
http://s11/mw690/006Tpor0zy7cIykLFYCda&690
(二)花岗岩断裂、洞穴景观
花岗岩体因受垂直节理与裂隙发育,地壳升降运动,花岗岩产生断裂,石蛋滚入自然垒叠,经长期流水冲刷,构成许多曲折幽深的洞穴。其构景奥妙,时而豁然开朗,可立于石台眺远,时而狭缝错落,洞府幽深。五莲山、九仙山断裂形成的峡谷、洞窟众多,各具特色。九仙山龙潭大峡谷是新元古代晋宁期荣成岩套变质变形二长花岗岩断裂形成的峡谷,五莲山铁胡同、一线天、水帘洞、织女洞和九仙山小洞天等是中生代燕山晚期崂山超单元晶洞二长花岗岩断裂形成景观。
五莲山、九仙山由断裂构造形成的泉水较多,泉水清甘,泉流常年不断,主要有五莲山光明泉、水帘洞泉群,九仙山洗耳泉、天泉、地泉等。
五莲山历史上有锡扣泉、光明泉、漱玉泉、洗钵泉、放生泉五大名泉,光明泉为五泉之首,至今水量仍非常充沛,大旱不竭。水帘烟雨景区内烟雨涧常年流水潺潺,有仙人泉、烟雨池等水体景观,水帘洞内泉水叮咚,滴水成帘,雨季形成飞瀑。九仙山洗耳泉峡谷内泉瀑众多,有洗心泉、饮牛泉、洗耳泉、漱流泉、洗甲池、洗雨池、幽谷泉和水帘洞、仙人洞瀑布。孙膑书院内的天泉、地泉是潮白河的源头,泉水终年不息,最终汇入黄海。
(四)海蚀洞穴遗迹
五莲山、九仙山濒临黄海,被誉为“海隅明珠”,其独特的海蚀洞穴景观,显示了大海波浪对花岗岩强烈的侵蚀作用,是典型的海蚀作用地质遗迹。九仙山情侣峰、梳妆楼、六角棚、和尚陵和五莲山望海峰、礼西台等地发现中生代燕山晚期崂山超单元晶洞二长花岗岩海蚀洞遗迹。
http://s16/mw690/006Tpor0zy7cDung3NR0f&690
公园内花岗岩节理裂隙极其发育,风化作用沿节理裂隙发育较好,在地震或降雨的诱发下,易引起山石崩塌现象。九仙山东南麓的丁家楼子村西和老母阁景区保存了清康熙七年(1668)郯城大地震造成的山石崩塌遗迹,崩塌遗迹崩塌体为花岗岩石块。
四、地学旅游资源评价
五莲山-九仙山地质公园属于中国中央造山带-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花岗岩地质地貌为鲜明特色,兼具地质剖面、构造形迹和水体景观等多种地质遗迹,花岗岩峰林地貌省内罕见,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和完整性,岩浆岩地貌形态内容丰富,类型齐全,完整地记录了我国东部7亿年以来的地质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地质遗迹链条,地质信息密度在全省同类公园中位居首位,在全国同类地质公园中也不多见,是开展苏鲁造山带地质研究,探索板块碰撞、花岗岩类形成演化机制的绝佳场所。公园内的山峰、绝壁、洞穴、水体等地质遗迹同时也是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秀丽的画卷,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五莲山-九仙山地质公园是一个集科研科普、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高品味的科学公园、生态公园,它是一本花岗岩地质地貌学的鲜活教科书,是一张内容丰富的多姿画卷,是地学花坛中的一朵奇葩,是齐鲁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沉积岩
变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