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侗与卧象山

标签:
文化旅游历史 |
风光秀丽的五莲山、九仙山在省内外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可说起卧象山,那就知之者不多了。卧象山位于九仙山西北,即今龙潭大峡谷景区。清初,诸城名士张侗等人满怀国恨家仇,誓不仕清,隐居九仙山山诗酒会友,此后遂自辟一山,定名卧象山。史载当时聚会卧象山的文人墨客多达百余人,可谓文坛盛事。张侗等人栖隐卧象山,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许多传奇的故事。
http://s10/mw690/006Tpor0zy7cIykWIOJ29&690
张侗与族兄弟张衍、张傃、张佳时称“张氏四逸”。张侗为“四逸”之首,少即聪慧,喜读书,家遭兵燹,财产荡尽,无钱买笔墨,常以炭习字。年17补诸生。张侗读书勤奋,常终夜不寐,终至精通经史,工诗善文。与从兄张衍建放鹤园,辟卧象山,率子侄课读山中。其诲人不倦,有一善必委曲成之,成之而后安,常告诫子孙说:“我生平无他长,惟于扬善隐恶,成人之美。”张衍,字溯西,号蓬海,自称“半只道人”,善画墨菊,著有《渐山阁草》四卷,有墨菊画卷、菊花石刻等传之于世。张傃,字白峰,岁贡,性喜读书,至老不倦,著有《一柳堂诗集》。张佳,字子云,亦工诗善书,日与兄衍、侗、傃及诸友赋诗放鹤园、卧象山等地,以九十岁高寿而终。“张氏四逸”与名士李澄中、刘翼明、丁耀亢、杨涵、徐田、丁豸佳、赵清、隋平、李之藻等唱和于象谷,或隐居、或课徒、或诗酒、或书画。醉来石作床,醒来云为伴,试图在这里寻找一处“世外桃源”,远离喧嚣世俗的社会,留下了许多有关九仙山、五莲山的著述名篇佳句,其事迹至今流传。
张侗工诗,著名文人李澄中在为其诗集《其楼诗集》作的序中称:“其幽淡之骨,遗世独立,萦回百折而后出之,至冥思所造,太古之音发其天籁。盖尽弃古人律筏而自成。”善书,其书法风格在钟、王之间。丹青亦称高手,尤善绘芦雁,传说其所画大雁能在壁上鸣,可见其画之生动传神。生平所求者,在于格物致知之说,性习气质之辩,晚年好读《易》,常与子弟门生讲说《易》义,每至夜分不寐。学使顾丹宸视学齐鲁,颜其庐曰“南轩家学”。著有《放鹤村文集》5卷、《其楼诗集》1册、《卧象山志》1卷、《鲁论言外录》1册传于世。又有《酒中有所思》、《三才传》、《大学解》、《续大学问》、《三古纪略》、《读四子书》等数种已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乡人相传张侗为半仙之体,九仙山虽非因他半仙而得名,但名士隐名山,相得益彰,是不可否认之事实。张侗在九仙山中久居,踏遍了这里的峰谷沟壑,观尽了清潭溪水、奇峰怪石,龙潭大峡谷中的景点大多为他命名。关于张侗与龙王友好之神话,传说很多。张侗与李澄中为契友,一日张访李,道遇暴雨,河水高涨,张侗画舟于纸上,安然渡去。张侗与龙王交好,死后不愿与龙王分开,就葬在龙祠之下。每逢雨季,龙祠四周一片汪泽,张侗的后人就想把他的墓穴迁到高一点的地方。打开墓后,看到有一石碑,上有张侗所书:“我与龙王约,大水不冲我。子孙后辈们,不必啰嗦,迁也可,不迁也可”。张侗的后人看了,又把墓填平了,从此打消了迁墓的念头。峡谷内有黑龙潭,潭水如漆幽深莫测,传说张侗曾将一兴风作浪之怪蛟困于潭内。另外,还有张侗与龙王比赛饮酒等传奇故事,至今流传不已。传说虽然离奇,但却寄托了人们对九仙大隐张侗的深深怀念之情。在龙潭大峡谷内的龙王庙里,配享着张侗的塑像,在乡民的心目中,张侗已是神祗一样的存在。龙王庙前有张侗所植的银杏树,老树虽已无存,但从树桩上萌发出来的两株银杏也已长成参天的大树。树上挂满了红色的祈福带,已成为人们祈福的神树。
http://s12/mw690/006Tpor0zy7cIykxmb1fb&690
《卧象山志》为张侗所编著,刊行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书共分四卷,计1.2万字。第一卷为张侗编著,第二至四卷为张衍、张傃辑录。卷一为山志,介绍了卧象山“一谷、七峰、八岩、六洞、一狮、二蛮、八门、六窦、十六潭、十八瀑布”等90处景观的方位和特点;卷二为文略,辑录李焕章《卧象山春游记》、张侗《初辟卧象山记》等散文5篇;卷三为赋略,辑录张侗《山间明月赋》和《霜潭赋》;卷四为诗略,辑录古体诗24首;卷前有著名文人李澄中的序言。李澄中(1630—1700),字渭清,号茵田,又号渔村,诸城人。康熙十八年(1679)试中“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历充云南乡试正考官,清廉却贿。后迁侍读,告老归里。退居后,仅茅屋数椽,以蔽风雨。澄中工文,尤好为诗,著有《卧象山房集》三卷、《日云村集》八卷行于世。与张侗、张衍等友善,同辟卧象,结茆山中,以诗文会友。
著名文人李澄中为《卧象山志》作序,对卧象山水和张侗其人给予了高度评价,序中称:“东武山甲九仙,卧象其奥窔也。张子石民负山水癖,与徐子栩野沿龙湫至其地,亟呼同志,共游息阅数年,以级、以庐,瓜田祠庙具岩壑乃以名,诸子读书其中,殆家焉。康熙戊午岁予出山,如无何,石民以志来,其幽峭险僻,若考工、若水经、若柳州诸记,又若水之啮峡石而环以鸣也。”
《卧象山志》言语洗练,幽淡而雅,著名文士刘子羽、李雷田评曰“如白鹤摩空,时闻云响”、“冰心玉骨,凌风欲飞”。该书成书于《五莲山志》(1681年,比《卧象山志》晚两年)之前,是第一部以五莲名山命名的专著,是五莲名山古文献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