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二十六小学集体备课稿
年级:六年级 科目:数学 设计者方清慧
使用者:
审验签字:
(总第 课时)课题:解比例
|
个案修正
|
学习目标: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解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
|
学习重难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形式解比例。
|
教
学
过
程
|
设疑自探: 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说你已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识?利用比例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板书课题:解比例)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什么叫解比例?2.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自探要求: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2页的例2,先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
1.通过读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题中的“1︰10”你是怎样理解的?如果设模型的高为X米,请你根据关系式列出比例式。
3.在 X︰320=1︰10中,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利用比例的知识怎么求未知项?把你的方法和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谁能说一下什么叫解比例?
4.例3的比例与例2的比例有什么不同?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解吗?怎么解这个比例?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解比例首先做什么?再怎么做?谁能总结一下解比例的方法?
|
解疑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 解比例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形式(或方程),再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
质疑再探: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
拓展练习:
1.
课本第42页做一做第1题,先说出做题方法,再学生演板。
2.第2题,读题后,说出1︰150怎么理解,再独立完成。
3.将4,5,6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多少?
|
板书设计:
解比例
例2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X︰320 = 1︰10 ……比例
↓转化
10 X =
320
……方程
X = 32
答:这座模型的高是32米。
|
反思与评价: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