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公示,东至李哥庄边界,面积221平方公里

标签:
胶东国际机场规划 |

1月17日,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布了“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2015-2030)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本次规划范围为:北至青银高速公路(原济青高速公路,下同)、东至李哥庄镇域边界、南至胶济铁路及兰州东路,西至沈海高速公路,总面积约221km²。据了解,项目名称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2015-2030),规划期限2015年~2030年。
NO.01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产业体系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构建以航空核心产业为基础,临空高端服务业、临空高科技制造业为支撑的“一核两高”的产业体系。航空客货运产业成为支撑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临空高科技制造业竞争优势突出,临空服务业向多层级和高端化并重发展,公务航空和航空培训产业形成区域影响力,完善临空区配套生活服务类产业,成为初具规模的独立经济功能区。
NO.02
1月16日,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转载半岛都市报以“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临空经济加速启航,空港新城强势崛起”为题进行的报道:2020年,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紧抓上合示范区建设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建设等重大机遇,弘扬“动车精神”,强化“全轮驱动”,积极保障机场转场运营,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双招双引”、项目建设齐发力、显成效,全力打造以现代物流、航空工业、高科技制造、休闲会展等为主导产业的“多元综合型”空港经济,蓄势壮大千亿级临空产业链,建设世界一流智慧航空城。
项目群拔地起千亿级产业链蓄势壮大
入冬以来,位于临空区北部的临空TOD双创生态智慧生活区和临空对外贸易综合保税区内,各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总投资211.9亿元的17个项目,在这里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其中既有宇培跨境电商等保税类项目,又有国网紫光能源科技城等新基建项目。
项目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决胜未来的强支撑。临空区管委积极探索产业链招商,通过“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着力构建“3+4+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2020年,签约海尔跨境智慧物流等总投资126.9亿元的16个项目,集中开工邦达芯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基地等总投资156.6亿元的10个项目,集聚壮大千亿级临空产业链。
对于招商理念,临空区认真把握好“十一个关系”,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临空区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集约化发展,我们抬高了项目准入门槛,严把项目入园关,真正使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临空关联性强的项目入园落地。”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综合办公室主任孙祖斌介绍,临空区管委制定出台了临空产业项目入园标准和评价体系,规范项目准入程序,确保招商引资质量。不断优化服务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为推进项目尽快落地,临空区管委构建了一套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链条,洽谈初期安排专人跟进、定期回访,了解企业落地困难,消除企业落地疑虑;开工前实行包挂项目责任制,围绕项目手续办理、要素保障、施工推进等关键环节,靠前服务、全程帮办;建设过程中,建立动态沟通协调机制,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
2021年,临空区管委将紧抓青岛市深入实施“项目落地年”的契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打赢“项目落地年”这场硬仗,打响固定资产投资攻坚战,打响15条产业链攻坚战,打响项目落地攻坚战,进一步加快推动综保服务中心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争取早日投产。同时,创新思维,积极探索项目落地新路径,推进平台公司通过股权投入、融资代建等方式,推进国家电网能源科技城、青岛空港服贸及联合国采购创新示范园等项目尽快开工。
完善区域功能建设一流智慧航空城
照“圈层+廊带”的发展思路,结合胶东国际机场南客北货的布局,临空区将南北两个区域作为突破口,率先启动发展。2020年,机场第三阶段6个村庄拆迁工作顺利完成,为南部商务片区发展腾出了空间。在下步开发建设中将加快编制机场南部空港商务区城市设计与一体化开发方案,重点招引高端消费、文旅会展、总部经济、星级酒店、展览展示等业态,打造中国北方独具航空特色、各类高端消费业态集聚的空港高端商务区。
针对北部片区开工项目多的实际,临空区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配套,投资17.6亿元开工建设综保区“三横两纵一环”配套路网工程,胶州北站片区“三横两纵”道路工程和雨水工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硬环境”,提升园区承载“软实力”。未来,随着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高效运营,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临空区将成为东北亚综合交通枢纽,国内外市场链接功能也将显著提升,将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更高水平开放的强劲引擎。NO.04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现特向关心胶州临空经济区规划的人士征求宝贵意见、获取重要信息,请给予支持。本次需调查的内容如下:1、您认为园区目前的环境状况(包括自然、社会)如何?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2、您认为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如何?3、您认为规划实施是否将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能否接受?4、您认为规划实施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5、您对规划实施后环境保护方面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和要求?6、您对本规划实施所持的态度?
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规划园区建设予以公示。公示期间,公众如有意见,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意见,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本文转自:桃源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