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葱油饼情怀

(2018-10-22 04:19:03)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6SpM4yzy7oAps6tHU86

        我是一个吃惯了粗茶淡饭的人,自从上了大学之后,我越发觉得,人世间最好吃的美食,莫过于家常便饭了。
        我是陕西人,吃不惯湖南这里的饭菜。不仅仅是因为辣,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品尝不出饭菜里所蕴含的那种特有的“情”。
        也许很多人会产生疑惑,吃个饭还能品出“情”来?
        是的,饭菜的确有“情”,但这种“情”,大抵只有身在他乡的游子可以品尝出来吧!
        而我,恰恰就是那在外读书的半个游子。
        那天九月九重阳节,恰好也是我的生日。我身在长沙,但心却在念着我的故乡。
        这时刚好下起了小雨,透过不断游移着的雾气,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高塬。
        那里,就是我的故乡,就是我心心念念着的高塘塬。
        因为正值饭点,我看到了村庄的上空漂浮着的袅袅炊烟。
        潮湿的空气里,混着泥土和青草的香气。如果仔细闻,还有炊烟和饭菜的味道。那么淡,却又那般让人难忘。
        奶奶此时也在做饭,她在烙饼,烙葱油饼。
        她先往揉面盆里倒了足够份量的面粉,然后将盛在碗里的开水均匀地倒在面粉上,一边倒,一边用筷子和面。
        奶奶说,在和面的时候要一次性把开水加够,注意在给面粉里倒水的时候一定要倒均匀,要不然后面在揉面团的时候会出现很硬很硬的面疙瘩,烙出来的饼就不好吃了。
        当面粉被搅拌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雪花状时,可以给上面洒上一点冷水,只要一点点就好了。
        洒完水后就可以开始揉面了,揉成一个外表光滑的面团。
        取一块干净的抹布,用水打湿之后,再将这个面团包起来,让它自己发酵。
        15分钟过后再取出面团,将它揉成条状,然后再将这个条状的面分成小块小块的面团。
        将小面团用手搓成条状,放在案板上压平之后,再将其擀成圆形的薄片。
        往上面刷上一层油,在油的上面,洒上适量的盐和葱花,用手,也可以用刷子把盐和葱花弄均匀。
        将这个薄面皮从前向后进行折叠,就像折纸扇那样折叠面皮,最后折成约一厘米的长条。
        将这个长条盘起来,打一个活结,将面头压在饼的下面。
        用手指略微压扁,再用擀面杖擀成约0.5厘米厚的饼胚。
        一般一个大面团会分成两个小面团,小面团又会分成更小的面团。一次弄下来,会有十五个左右的饼胚。
        做饼胚是个细活,它从一开始就要确保葱油饼的味道和松软程度,不能有丝毫马虎。
        那么接下来的烙饼,就是个技术活了,更不能马虎了。
        火候是烙饼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没有之一。
        我们那里烙饼一般会用麦秸或者干草,以确保可以随时改变火的大小。
        往锅里刷一层油,等油八分熟的时候,再将饼胚一一放进去,围成一个适中的圆圈。以确保它可以保持热度又不会被烤焦。
        刚开始火应该大,后面根据葱油饼熟的程度,将火一点一点地变小。
        葱油饼有两面,两面都要烙,而且隔一会儿就要翻一次,不能让它烤焦。
        等到两面都泛着金黄色并且有一点点焦的时候,葱油饼就烙的差不多了,而且这个时候它的葱香已经完全溢出来了。
        与葱油饼搭配的菜,就属西红柿炒土豆丝了。
        本来是醋溜土豆丝,但奶奶说,炒菜就讲究色香味俱全。
        于是,奶奶就往土豆丝里放了西红柿和绿辣椒,而所谓的“醋”,就不用放了,它已经被西红柿替代了。
        出锅后的土豆丝,正如奶奶说的那样,还真是色香味俱全了。
        葱油饼搭配着土豆丝一起吃,似乎就是全世界所有美味的集合。
        在吃葱油饼的时候,要用手撕着吃,才能尝出它的美味来。
        轻轻地撕一点下来,会发现它的面皮很薄,中间还夹杂着很多层呢!
        最外面的那一层很酥,很脆,像吃薯片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葱油饼入口的葱香味很大,让人欲罢不能。
        葱油饼越到里面会越软,软中还带着一点点嚼劲,那种麦面特有的韧性,也只有在葱油饼这里可以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了。
        葱油饼中的葱香味,也会随着饼芯层次的增多而愈发地醇香起来了。就像酿酒一样,越是陈年老酒,越是醉人。有时候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那种。
        葱油饼也是如此。
        很多人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葱油饼也是如此。谁家今天烙葱油饼,饼还没出锅呢,那饼香就混着炊烟味一同弥漫在了村庄的上空。
        人们一闻到这葱香味,就知道今儿又有人烙葱油饼了。
        葱油饼管饱,吃不了几个,最主要的是吃菜。
        因为火候掌握的很好,西红柿炒土豆丝的色泽很光亮,以红色、绿色和黄色为主,中间也会偶尔夹杂着几片白色的被切的很薄很薄的蒜片,看上去很是赏心悦目。
        土豆丝不是很硬,但也不是特别软糯,吃起来脆脆的,刚刚好。
        西红柿的酸味、辣椒的辣味,再混着淡淡的蒜味,一切的味道都被掌握地恰到好处。
        这是一顿什么都恰到好处的饭,一如他们对我恰到好处的爱一样。不多不少,不早不晚,刚刚好。
        那个时候,我和姐姐还没有出县城。
        那个时候,爷爷还健在,奶奶还没有患心脏病。
        那个时候,每天晚上回去,总会有一盏灯为我和姐姐亮着,总有会一桌饭为我们备着。
        那个时候,是我最无忧无虑的时候。
        那个时候,一盏灯,一桌饭,四个人,就是一个“家”。
        只是后来啊,爷爷走了,奶奶累劳成疾,而我和姐姐也长大了。
        那样可口的饭菜,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梦里才能吃到了。
        虽然后来奶奶偶尔会在电饼铛上给我们烙葱油饼,但却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味道了。
        或许不是没有,只是那种味道淡了而已。
        睁开眼,才发现自己做了一个梦。只是梦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那么的真实,以至于我愿一直沉浸其中不要再醒来了。
        我曾经一直在想,饭菜中所蕴含的那种特有的“情”到底是什么,如今我才懂了,与其说它是“情”,倒不如说它是“愁”,是一种乡愁。
        它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真实实的存在着。
        它在一定程度上却又是具体的。
        它是故乡的炊烟,它是奶奶喊我吃饭时的声音,它是灶台前爷爷那被火光映射的通红的脸庞,它是姐姐切菜时那双修长白皙的手,它是我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
        那一年落下的雨,如今又落在了我的心间。
        那一年屋檐上飘荡着的袅袅炊烟,如今又在我的心头升起。
        那一年的故乡,隔着七八年的光阴,又闪现在我眼前。
        ……
        我们遇见的时间,不早不晚,不多不少,刚刚好。
        此刻,我们可不可以再来一场不早不晚、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的遇见?
        以时光为调味品,共同再烙一张名叫“而今”的葱油饼。
        这一次,我一定会记得,记得有关你的一切。
        这一次,我一定会把你,把你放在我的心上。
        这一次,我们永远都不要再分离了。
        好不好?
        
       
       

                                       ——2018年十月份阅读与写作课作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